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规划计划 > 年度工作计划及总结 > 龙岗区各街道办

吉华街道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

  2022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区各级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吉华街道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省、市、区党代会要求以及龙岗区“一芯两核多支点”战略部署,高效统筹防疫情、稳经济、保安全,聚焦“党建吉华、文化吉华、科创吉华”总体目标,踔厉奋发、攻坚克难,各项事业取得显著成效。

  一、2022年工作回顾

  (一)聚焦重点抓项目、优服务,经济发展稳中向好

  “都市科技绿芯”发展大纲基本完成,吉华中片区概念规划初步成果出炉,甘坑“一镇两园两村两路”项目有序推进。区、街领导走访服务辖区企业734家次,收集解决问题44个。1-10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45亿元,同比增长6.4%,增速排名全区第三。“双超额”完成国高企业申报92家、通过认定52家,国高企业总数增至129家,评定通过创新型中小企业63家。清理淘汰低端企业15家,完成工业园区供电环境升级改造12家。指导辖区11家股份合作公司完成换届工作。中海信创新产业城、金苹果创新园分获“国家级中小企业上市孵化基地”“广东省数字创意产业示范园区”称号,辖区企业优艾智合机器人登顶珠峰、红门智能移动闸机全市推广,“ICT”产业集聚效应持续放大。

  (二)锐意创新建机制、强监管,安全形势平稳有序

  从严落实安全监管执法,全区首创园区“应急救援一张图”邻里互救新模式,街道44个园区“一张图”绘制和一体化平台搭建全覆盖,实现5分钟内精准救援、远程调度,辖区工矿商贸领域继续保持“零亡人”良好态势。1904栋自建房消防天面通道全部打通,安装缓降器215个;一期瓶改管项目进度完成95%,共零楼栋完成率95%,均位居全区前列;落实道路交通软、硬件双提升,完成14条“机非混行”路段18项机非隔离整治项目前期研究工作,“百日攻坚”整治成效显著。建成龙岗区智慧城市运行中心吉华分中心,数字赋能提升疫情防控、应急安全、城市管理三大领域14类应用场景工作质效。依托中心在全区率先构建“智慧三防”应急体系,辖区14个内涝隐患点实现按风险程度分类分级管理。

  (三)全力以赴守底线、防风险,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圆满完成全国“两会”、省党代会、“七一”、党的二十大等特别防护期维稳安保任务,实现零赴省进京的目标。成功化解花语馨道路出行案,重复访、国满件化解率均超90%。中海怡翠社区获评广东省民主法治示范社区,社区工作站获评深圳市诉调对接工作先进集体;光华社区基层社会治理实践项目被列入区级社会治理重点项目。成功试点“物业管家+网格”项目,建立居住人口白名单动态管理机制,督查人口采集率达97.32%。辖区劳资纠纷总量、重大劳资总量、劳动仲裁案件总量均居全区最低位。

  (四)敢闯敢试破难题、促发展,改革创新多点突破

  通过“小切口”解决“大问题”推动“大发展”,聚焦不同领域推出16个重点改革项目,其中3个项目成功入选龙岗区2022年“微改革、微创新”项目库。街道党工委与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党委携手实施“集青(吉清)计划”,强化基层治理人才支撑。打造智慧城市运行管理体系,数字化赋能城市治理。创新“应急救援一张图”等“七个一”“组合拳”,提升工业园区应急处置能力。探索“责任规划师”制度,提升城区规划建设水平。构建“吉治联盟”和“吉心安”心理服务体系,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新路子。升级打造“食安管家”和“城市管家”2.0版本,推动民生服务走深走实。多项改革经验成果获《光明日报》《南方日报》《深圳特区报》等中央、省、市主要媒体栏目推介报道。

  (五)用心用力补短板、惠民生,人民生活不断改善

  大力推动甘坑北部片区、中部片区、三联片区、上下水径片区等4个利益统筹项目,加快实施布吉一村、石龙坑片区等11个城市更新项目,将总计落实公配土地139.14公顷。民爆仓库搬迁项目有序推进,攻坚完成深惠城际、深大城际、三联路、科学路等重大项目征拆任务8.7万平方米。全面完成省重大项目深大城际所需龙岗段五白区间1号工作井(位于吉华辖区红晟家禽批发市场)2.92万平方米征地签约任务,并全面移交项目用地。削减存量违建24.07万平方米,提前一个月完成年度违法建设治理任务。“八年梗阻”吉华路实现全线畅通;兴业路、三联南路、清平连接布曼匝道等道路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35条道路交通工程同步推进,“七横七纵”路网骨架初具雏形。不断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全面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城市管家”助力城区环境卫生品质美丽蝶变。高效完成三联桥综合整治,推动万科麓城登山道项目顺利开工。甘坑古镇、吉华二十四史书院成功申报深圳市长青老龄大学实践教学基地。街道领导率队前往帮扶地区调研4次,助力乡村振兴。

  (六)持之以恒提效能、转作风,自身建设持续加强

  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党的领导贯穿到政府工作各领域、全过程,坚定不移贯彻落实省、市、区委以及街道党工委决策部署,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持续深化法治政府建设,落实“八五”普法,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街道获评龙岗区2022年国家机关落实“谁执法谁普法”履职评议示范单位。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主动接受政协民主监督,人大代表建议分办1件、汇办9件;政协委员提案主办1件,汇办13件,按时办理答复率和满意率均为100%。主动落实政务信息公开,全年公开政务180条、政府信息公开3件,办结龙岗政府在线群众留言22条。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聚焦“能力作风提升年”工作部署,深入开展“攻坚堡垒 实干先锋”专项行动,干部作风持续向好。

  二、2023年工作计划

  2023年,吉华街道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深圳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严格按照省、市、区委工作部署和“一芯两核多支点”发展战略,统筹好发展和安全,在街道党工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力以赴建设好“党建吉华、文化吉华、科创吉华”。

  (一)以奋进之势提高经济发展能级

  深化服务企业常态机制,建立点线面结合的企业服务体系,着力国高企业、“专精特新”创新型中小企业培育工作,营造一流营商环境。依托吉华粤港澳创新人才研学之家开展高端人才交流活动,持续提升片区核心科创策源能力。充分发挥中海信产业园国家级中小企业上市孵化基地以及深圳市孔雀计划产业园等平台揽才作用,以及红门科技、明日实业等龙头企业辐射带动效应,引导一批拥有“BT+IT+低碳”核心技术的优质企业在吉华片区集聚发展,助力片区优势产业补链、强链、延链。统筹规划吉华中部片区建设,综合运用拆除重建、综合整治等手段,逐步推动达成、美利达等老旧工业区转型升级,充分借鉴世界级产业创新区经验,在辖区打造规模连片、中低密度的高品质产业空间。

  (二)以全局之谋规划协调发展版图

  进一步深化“责任规划师”制度,立足“都市科技绿芯”总体规划,聚焦北部文旅融合,推动“一镇两园两村两路”建设,高标准打造甘坑新镇;聚焦中部创新崛起,推动吉华中部片区利益统筹项目,充分挖掘吉华中片区约10平方公里用地潜力,多途径供给高品质产业空间,把吉华中片区打造成为世界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提供科技孵化和产业配套的“国际生态智谷”;聚焦南部山水连城,重点推动上、下水径利益统筹、三联片区利益统筹等项目落地,整备释放8.6公顷产业用地和3公顷居住用地,加速实现商业、教育、医疗、文体等生活配套完善及品质提升。集中精力推进吉华路、秀峰路交通环境整治工程建设,同步推进布曼路北段、三联路等10个干线项目以及兴业路、水径路西段等11条承担片区内部交通集散的道路项目建设,全力打造“七横七纵”的内部主骨架交通路网。

  (三)以万钧之力筑牢社会稳定防线

  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禁毒斗争、劳资纠纷调解,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切实降低辖区刑事治安总警情。深化“3+3+6”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着力提高信访一次性办结率和息诉息访率,妥善处置化解国满件。迭代升级甘坑社区数字化调解平台,构建“社区-园区(小区)-企业”三级调解结构,实现社区调解全覆盖。强化龙岗区智慧城市运行指挥中心吉华分中心建设,夯实“大安全、大应急、大减灾”体系基础。落实“1+8”专项整治,同步推进火灾高风险区域整治顺利摘牌。大力推进工业园区“七个一”工程建设,构建园区应急救援联动协作机制。持续擦亮甘坑、水径、三联3个平安联合会品牌,综合运用“智慧食安”等平台提升食药安全监管水平,推动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大安全格局。

  (四)以为民之心增进改善民生福祉

  围绕吉华二十四史书院打造中国主题书院第一品牌,以“名人+”运作模式,开展“文化讲坛”“文脉采风”“文教写作”系列活动,推进吉华图书馆建设,举办多样化的客家民俗文化体验活动,实现文化惠民工程与群众需求精准对接。加快推动社区医院项目落地及丽湖社康建设,让吉华人民尽早实现“家门口”就医。积极申报社会体育指导员健身服务点,打造都市“健康生活圈”。高质量推进“民生微实事·大盆菜”项目,实施民生兜底保障“双百工程”,持续以民办公助形式推进街道普惠性托育机构的建设运营,同步推进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年内争创2家全国五星级示范退役军人服务站,力争打造出一批具有吉华特色的民生服务品牌,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五)以精细之策凝聚绿色发展势能

  加快配合樟坑径绿廊建设,高标准规划城市公园、特色主题公园、口袋公园的三级公园绿地体系,开展布龙路沿线景观提升工程,同步以河长制为抓手加强水环境治理,全力消除三联片区内涝隐患,打造蓝绿交织、山环水润的生态宜居空间。有序推动生态控制线内产业清退,逐步淘汰低端产业,引导传统产业、固废产业向生态低碳产业转型,打造“科创+文旅+低碳”绿色产业体系。深化“环境长”机制、“城市管家”品牌,高标准推进“美丽吉华、精彩蝶变”环境品质提升行动,持续完善生活垃圾分类减量长效机制,不断提升辖区的环境卫生品质和城市整体风貌,实现人与自然、城市的高度和谐统一。

  (六)以争先之志打造良好政府形象

  推行法律顾问团队联合会诊制度,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着力打造“法治政府”。自觉接受街道人大工委的监督,加强同代表和委员的联系,积极回应社会关切,提高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水平。全面实施“能力作风提升年”行动,持续开展“攻坚堡垒、实干先锋”活动,强化对重大决策、重点事项、民生实事的督查督办,提升政府工作效能。加强重点领域审计监督,确保财政资金使用合法合规有效。推进政务公开,保障人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建设“阳光政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