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规划计划 > 发展规划

龙岗区2015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

  一、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指标完成情况

  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实施的收官之年,也是谋划“十三五”蓝图的重要一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我区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进重点区域和重大项目建设,全区上半年经济保持稳定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为完成年度主要经济指标、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奠定了良好基础。

  上半年,我区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如下:

  ——地区生产总值1115.11亿元,增长10.8%,完成年度计划的44.3%;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90.55亿元,增长16.3%,完成年度计划的44.8%;

  ——固定资产投资242.81亿元,增长4.6%,完成年度计划的37.1%;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6.99亿元,增长1.5%,完成年度计划的51.7%;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9.09亿元,增长14.2%,完成年度计划的62.7%;

  ——出口总额171.84亿美元,增长4.1%,完成年度计划的55.3%。

  我区主要指标总量和增速在全市各区名列前茅。地区生产总值总量第四,增速第一;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总量第二,增速第一;固定资产投资额与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总量第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总量第五、增速第六,出口总额总量第三、增速第四。

  二、上半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坚持创新驱动,全力服务产业转型升级

  一是进一步扩大高新技术产业规模。上半年,龙岗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90.55亿元,增长16.3%,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贡献率首次超过南山跃居第一。其中,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544.4亿元,同比增长18.9%;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553.9亿元,同比增长25.6%,对我区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不断提升。二是着力培育未来产业和新兴业态。大力发展未来产业,重点推动阿波罗未来产业园建设,依托国际低碳城等发展机器人产业。大力打造前海后陆(平湖)拓展区,积极发展服务贸易、跨境电商等新业态。三是加快集聚高端资源。加快建设深圳国际大学园,重点推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建设,以及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吉大昆士兰大学、院士村等前期规划研究,打造龙岗创新“智核”。与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合作共建深圳研究院、特色学院和创意学院,新增低功耗节能显示等5家区级工程中心、检测中心,创新平台累计达到97家。四是不断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在全市率先出台《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试行)》、《关于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试行)》,率先设立区级技术转移促进中心。成功举办首届深港青年创新创业节、深圳国际创客周龙岗分会场活动,布局“微游汇”、“玩创工坊”等16个创客空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氛围日益浓厚。五是全方位加强产业发展服务。加快建设天安云谷、天安数码城、星河雅宝等产业载体,上半年推出创新产业用房45万平方米。建立龙岗区产业空间资源库、招商引资项目库和存量企业信息库,创新信息化招商引资模式。出台《龙岗区构建企业服务体系实施方案》,开通龙岗企业综合服务平台,服务对象从300家扩增到1842家。

  (二)坚持“多规合一”,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水平

  一是编制龙岗综合发展规划,探索“多规合一”。按照“产城融合、多规协调、共商共识、共建共享”的理念,着力编制《龙岗区综合发展规划(2014-2030)》,积极探索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城市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其他规划的多规融合,促进“规划合一、审批合一、实施合一”。二是加快建设重点区域,打造新的增长极。坂雪岗科技城全面开展科技城控制单元规划研究,信义外国语学校等民生工程加快。大运新城完成龙飞大道未建360米段的拆迁工作,国际大学园规划建设有序推进,龙岗天安数码城四期、龙岗创投大厦、大运软件小镇项目二期等项目抓紧进行主体施工。国际低碳城成功举办第三届国际低碳城论坛,太空科技“三位一体”、东部环保电厂、低碳生活示范小镇等项目加快推进,13条市政道路加快建设。平湖金融与现代服务业基地,招商银行金融创新等一期项目加快落地建设,积极开展“前海后陆”招商推介工作。三是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扩大有效投资。龙岗辖区市级重大建设项目35个,上半年实际完成投资55.61亿元,完成年度计划投资的40.15%。龙岗辖区区级重大建设项目27个,上半年实际完成投资15.99亿元,完成年度计划投资的40.71%。四是创新投融资模式,推广PPP。在全国率先成立区县级PPP事务中心,率先出台PPP项目管理办法,率先建立PPP项目库、专家库、社会资本库及项目发布平台。推出首批18个PPP项目,涉及公共服务、资源环境、生态保护、基础设施等领域,积极引入社会资本解决城市建设资金问题。

  (三)坚持民生优先,着力加强社会建设

  一是继续加大教育设施建设。布吉实验小学、坂田小学扩建、华为科技城外国语学校、罗岗九年一贯制学校、横岗中学扩建工程等加快施工。作为政府资助学校首批试点,麓城小学、天誉学校将于9月开学。支持学前教育、民办教育发展,上半年增加1860个幼儿园学位,向民办学校购买义务教育学位的补贴达1.18亿元。二是大力完善医疗卫生设施。横岗人民医院改扩建工程加快施工,区骨科医院新建工程进行用地拆迁,区人民医院门诊楼改造工程即将开展施工招标。上半年全区共新增医疗卫生机构66家,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达806家;共新增床位292张,每万人病床位数达30.2张。我区成功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三是加快文体设施建设。“三馆”项目完成土石方工程和桩基工程,确定项目运营方案。新建一批社区文体广场(公园),重点推动横岗街道横岗社区文体公园、平湖街道良安田社区文体广场等8个项目动工建设。着力推动布吉文体中心、横岗文化艺术体育中心等投融资项目建设。四是提高路网密度。加快推动轨道10号线、东部过境高速、外环高速、坂银通道建设,协调推进红棉路、沙荷西路建设,推进盐龙大道等28个项目的前期工作。预计年内干线道路通车新增里程约15公里,干线道路密度由1.64公里/平方公里提升至1.7公里/平方公里。五是推进保障房建设。上半年开工保障性住房1102套约7.42万平方米,竣工及基本建成940套,2000套达到供应条件,超额完成上半年工作任务。六是办好社区民生实事。推出社区“民生大盆菜”项目,第一、二批项目共1648个, 经费总额2.05亿元。每个社区安排200万元资金,由社区居民自主决定用途和用法,用于解决社区关注度高、群众需要迫切的小事、急事、难事。

  (四)坚持绿色低碳,打造宜居宜业城区环境

  一是加强节能管理。上半年,为22个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项目提供扶持资金433.25万元,涉及企业节能减排改造、能源审计、电机能效提升等领域。做好我区公共机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节能量审核,在全国率先组织开展区级碳清单核查。二是超进度完成污染减排任务。开展危险废物污染整治、环境基础设施整治、大气污染整治等专项执法行动,上半年我区预计实现COD削减量3.4万吨,完成全年削减任务的68.5%;预计实现氨氮削减量0.38万吨,完成全年削减任务的62%。三是稳步推进公园绿地建设。龙岗区儿童公园抓紧选址,推进坂田银湖山郊野公园(一期)、平湖罗山郊野公园(一期)、凤凰山国家矿山公园(二期)、平湖生态园、乐城公园、八仙岭公园(二期)等大型公园加快建设。启动14个社区公园建设工作,争取年底前完工。对9条道路进行绿化提升,加快新建10公里绿道的设计工作。四是突出抓好河流污染治理。健全水污染治理长效机制,把河道整治、截污治污、河道管养相结合,大力推进23个污水管网项目,加强污水处理设施运营监管。龙岗河干流水质由劣Ⅴ类改善为Ⅴ类,全河段平均综合污染指数同比下降20.4%。五是加强市容环卫建设。深入开展2015年美丽家园行动、“治脏、治乱、治堵”三治行动,继续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加快推进红花岭低碳生态环境园综合整治,优化提升我区市容市貌。

  (五)坚持深化改革,破解体制机制难题

  一是加强建设法治政府。加强行政权责清单的动态管理,进一步推进行政审批事项进驻实体和网上办事大厅。完善基层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基层矛盾多方化解推动工作机制。探索建立常态化、信息化公职人员绩效考核制度,开展公共资源交易体制改革。二是加强创新驱动制度设计。制定《龙岗区创新驱动发展行动计划(2015-2020年)》,编制《深圳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龙岗片区)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年)》。研究制定集聚中高层次人才实施“聚龙计划”的意见,规范人才发展专项资金使用,健全市场化引才机制。探索建立前海天使母基金“股债结合”融资模式,推进前海后陆(平湖)拓展区建设。三是加强城市建管改革。推进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探索区属国企历史遗留用地利用,推进南湾中片区等5个土地整备利益共享改革试点。开展历史遗留违法建筑集中区域综合整治,推广“疏堵结合、合力督导”的城市管理机制。四是加强基层治理。推进社区治理改革,完善社区工作人员管理办法,安排3.39亿元财政经费推进政企社企分开。打造劳资纠纷源头稳控体系,优化青少年社区矫正社会化工作,遴选1275个党员志愿服务特色项目向群众提供“菜单式”服务。五是加强公共服务建设。抓紧筹建龙岗区职业培训学校,推进“大职训”体系建设。启动首批4个政府资助学校试点项目,推进南方医院深圳消化病诊疗中心、华大基因联合实验室等9个依托名院共建高水平学科项目,提升教育、医疗服务水平。

  三、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偏低

  我区固定资产投资基数较大,2014年突破600亿元,占全市的22%,保持高速增长难度空前。我区缺少特别重大项目支撑,尤其缺少投资超百亿元的市政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一些新备案项目短期内难以形成投资。城市更新项目从2012年起土地出让面积逐年递减,2015年比2012年下降约30%,导致新开工项目、年度投资额均存在较大的下行压力。

  (二)经济发展质量有待提升

  从产业内部结构来看,龙岗第三产业中的金融、咨询等生产性服务业,以及金融投资、创业辅导、认证检测、知识产权等科技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对第二产业的支撑配套作用不足。从产业效益水平看,龙岗的地均GDP、地均税收以及地均工业增加值等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三)公共服务供给压力大

  我区公共服务历史欠账多,公共服务需求旺盛,供求矛盾比较突出,基础教育、基本医疗、公共交通、社会治安、城市管理等公共服务水平与原特区内都存在较大差距。比如龙岗区目前次干道及以上路网密度为2.43公里/平方公里,仅相当于宝安区的68%,与特区一体化2015年目标3.2公里/平方公里差距较大。

  四、发展环境和全年形势研判

  从国际环境看,当前全球经济总体呈现不平衡的缓慢复苏态势,不确定性增多,7月份IMF将2015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测值从3.5%下调至3.3%。美国经济继续温和复苏,一季度经济增长-0.7%,美联储预计二季度增长2.5%,但下半年可能面临加息考验。德国、法国增速放缓,希腊债务危机未能彻底解决,新的不稳定因素可能影响欧元区经济复苏。新兴经济体总体增速放缓,除印度增长较快外,俄罗斯、巴西、南非、墨西哥经济增速普遍回落甚至萎缩。总体来说,全球经济复苏进程缓慢,贸易需求依然疲弱。

  从国内环境来看,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总体缓中趋稳,稳中向好,特别是近期国家密集推出了一系列稳增长政策举措,包括央行年内先后三次降息、三次降准;加大对小微企业和创业创新的减税降费力度;鼓励社会资本参与PPP项目建设等,上半年全国GDP增长7.0%,与一季度持平,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连续四个月保持在50%荣枯线以上,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为我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国内环境。

  从深圳来看,上半年,全市与经济密切相关的指标稳中趋升,一般增值税增长10.6%,营业税增长25.5%,均高于去年同期;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1.8%,继续运行在合理区间;全社会货运量、客运量分别增长5.2%、12.6%,全社会用电量增长6.2%,均高于一季度;6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8%,高于全国、全省水平。但我市经济运行也存在外贸稳增长压力较大、工业生产面临调整压力、金融业和房地产业的超常规增长不可持续等问题。总体而言,当前我市经济发展态势总体良好,预计下半年经济将继续保持平稳增长。

  从龙岗来看,上半年,我区主要经济指标稳中有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8%,比全国、广东省、深圳市分别高出3.8、3.1、2.4个百分点;中小企业入库税收32.25亿元,增长45.5%,中小企业发展活力增强。但我区也面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偏低、经济发展质量有待提升、公共服务供给压力大等问题。纵观全年,我区创新驱动战略深入实施,重点区域和重大项目建设加快,各项改革不断深化,为全年经济社会的稳定、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五、下半年重点工作和主要举措

  (一)着力实施创新驱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计划成立打造深圳东部创新中心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创新驱动工作。一是加强创新驱动规划设计。抓紧出台深圳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龙岗片区)的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年)、空间布局规划以及建设实施方案,尽快形成健全完善、务实管用的创新驱动政策体系,充分发挥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和支撑作用。二是大力引进和培育创新型产业。重点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生命健康、航空航天、机器人、智能制造、可穿戴设备等未来产业,加快推进与同济大学、暨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高校的合作项目,推动中物工程技术研究院中试基地等创新平台项目落地。三是加快推进产业载体建设。以载体转型推动产业转型,重点推动回龙埔工业区等14个已立项拆除重建项目的规划建设。出台《龙岗区创新型产业用房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成立创新型产业用房专项基金,大力推动创新型产业用房回购试点项目建设及运营,力争全区年内新增创新产业用房80万平方米。四是加强扶持创客创业。建设创客空间、创业苗圃等众创空间,打造创业、创新服务平台。支持开展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发掘优秀创客人才和创新创业项目。支持建立创客联盟、技术创新联盟、众创空间联盟等新兴组织机构,发挥其在行业发展、指导协调、信息沟通、政策研究作用。五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发挥创投引导基金的推动作用,着力引进国内外大型金融机构总部、一级分支机构落户龙岗。实行“以房招商”、“产业链招商”、“行业协会招商”并举,充分发挥区、街道、社区三级招商引资体系的联动作用,全年力争引进超亿元企业20家以上,投资额达到200亿元。

  (二)着力加快产城融合,提升城市发展质量

  计划成立重点区域综合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土地整备和城市更新统筹工作领导小组、推进“千百十”工程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加强重点区域、城市更新和产业发展。一是以高水平规划引领发展。创新规划组织方式,探索“多规协同”的新型规划管理体制,编制龙岗区综合发展规划、重点区域综合发展规划,片区(大社区)综合发展规划,构建“1+4+N”的规划体系,推动各个层面经济、社会、空间和治理的精细化发展。申报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二是高水平编制“十三五”规划纲要和专项规划。做好与龙岗区综合发展规划大纲的承接与优化,统筹我区规划纲要与市规划纲要、我区各专项与市专项规划、我区规划纲要与各专项规划的协调。三是加快重点区域和重大项目建设。坂雪岗科技城积极推动艾比森、铁汉生态、易迅天空、鹏润达4个总部项目土地招拍挂进程,加快佳兆业悦峰等房产项目的建设,推进天安云谷、坂田旧工业区北片区等城市更新项目。大运新城推进启动清华启迪科技园、宝德公司、中兴网信科技有限公司招拍挂工作,做好龙岗天安数码城4期、创投大厦、大运软件小镇及非农用地开发等重点项目的推进工作。国际低碳城加快东部环保电厂环评、选址等前期工作,加快中物功能材料研究院产业化基地进驻投产,推动万维路、盛景路、盛业路等一批道路开工建设,力争外环高速(龙岗段)年底动工。平湖金融与现代服务业基地加快国际先进研究院项目建设,全面推进特建发一期项目主体施工,加快招行和杰美特两个项目的前期工作,争取早日开工建设。四是继续探索PPP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PPP工作的政策措施,做好“三库一平台”建设及第二批PPP项目发布会筹备工作,探索建立PPP融资支持基金,撬动更多更有效的社会资本参与我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PPP良性发展模式。充分挖掘消费潜力。五是打造龙岗消费品牌。充分利用地铁龙岗线、深圳东站等交通枢纽,合理布局生活性服务业设施,重点打造龙岗中心城市级商业区及布吉、龙岗、横岗等区级商业中心。充分利用下半年的2015国际冠军杯中国赛、2015ATP深圳公开赛、NBA季前赛等高端体育赛事,以及乐杜鹃音乐节等大型文化活动,促进文体消费。

  (三)着力加大民生投入,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计划成立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快速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加快工作进度。一是进一步完善教育设施。加快学位建设,确保布吉实验小学、华为科技城外国语学校、罗岗九年一贯制学校、坂田小学工程年内收尾,新横岗中学、龙岗第二职业技术学校主体完工。重视特殊教育和学前教育,筹建一所特殊教育学校,力争今年新增普惠幼儿园30所。二是着力提升医疗卫生水平。推动平湖人民医院年内动工,推进社康中心业务用房购置工作,加快横岗人民医院改扩建、区骨科医院新建、区人民医院门诊楼改造等工程建设。扎实推进“招资办医、招医办院”工作,争取增加1-2个签约项目。落实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促进医院整体建设水平和服务质量上新台阶。三是加快建设文化体育设施。加快推进坂田南园文体中心、横岗文体中心和“三馆一城”等项目建设,力争布吉文体中心年底开工建设。推进平湖街道良安田片区文体中心户外配套文体广场等8个文体广场(公园)项目建设,确保完成“三小”文体项目约200处。四是不断优化交通设施。加大拆迁工作力度,强力推进关键性通道建设。加快外环高速公路深圳段、坂银通道、东部过境高速公路等干线道路项目建设,推进协平路、三联路、布坂联络道等加快开工。争取将轨道14、16号线纳入全市轨道交通建设四期规划。五是加大保障房建设力度。推进保障房项目建设,确保完成保障房新开工1600套,竣工及基本建成3000套,供应3000套。建立保障房项目周边市政配套设施建设工作机制,统筹协调推进保障房市政配套工程建设。

  (四)着力实践“三生一体”理念,优化城区生态环境

  一是积极谋划生态文明建设机制。高标准编制龙岗区环境保护、水务发展“十三五”规划,完成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探索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积极创建省级生态建设示范区。二是加强大气污染治理。深入整治PM2.5污染,加强机动车尾气整治,推进工业锅炉清洁能源改造,加强家具、餐饮等行业废气、油烟排放管理,加强施工扬尘、道路扬尘等污染控制,进一步提升大气质量。三是深入推进水污染治理。加快梧桐山河、龙西河综合整治工程的施工进度,争取早日完工。重点推进四联河、丁山河、布吉河3条河流综合整治前期工作,深化15条主要河流“河长制”管理。推进23个污水支管网项目,加强污水处理设施和污水管网运营维护监管。四是加强生态环境修复。深入推进龙岗河生态修复国家水专项研究,大力开展裸露地块复绿整治,完成白石塘等5座水库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加强地面坍塌隐患排查,推进坂田荔园新村箱涵修复等地面坍塌防治项目管理。五是提升市容环境。加强公园建设,年底前完成至少10个社区公园建设及大型市政公园建设。进一步完善绿道自行车骑行系统。提升道路绿化景观, 打造城市绿化亮点。继续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加快推进红花岭低碳生态环境园综合整治工作。

  (五)着力推进各项改革,实现体制机制创新

  一是优化政府治理。加强权责清单的管理利用,加强审批和服务事项清理。深化区街社区事权划分,优化职能设置。完善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 推进政府职能转移。厘清基层条块权责关系,推进社区依法自治,推动民生服务和社会管理流程再造。二是加快创新发展。完善技术转移促进中心,建设与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的合作平台,以及公共创新平台,建设创客空间、创业苗圃、科技企业孵化器等,构建以“一中心两平台三载体”为核心的创新驱动格局。发挥前海政策优势和平湖金融与现代服务业基地空间优势,打造前海后陆(平湖)拓展区。三是提升民生建设。加快多元办学改革试点,探索优质学位供给新路径。深入推进医药卫生改革,完善社康中心运行机制,积极推进社会资本建院办医,引进名院、名诊所联合办医。围绕企业人才培养、青年就业创业和全民素质提升,创新职业培训和评价体系。四是深化城建改革。深化土地资源市场化配置,按照“片区统筹”思路,建立土地整备、城市更新和查违工作的统筹联动机制,以利益共享实现多方共赢。推广“疏堵结合、合力督导”城市管理机制,实现城市管理规范化、精细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