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专题专栏 > 百年党史 > 学史力行

龙岗区蹄疾步稳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签约家庭医生上门服务。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振聋发聩的话语在心间澎湃激荡,龙岗区广大党员正在用点滴行动践行初心。

  为民服务无小事,从噪音和油烟扰民问题的解决,到居家养老与普惠托育;从“断头路”的打通,到一条小路路灯的修复……在龙岗,辖区群众身边正在发生着有关幸福的微妙变化。

  今年以来,龙岗区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高标准、高质量、严要求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把辖区群众遇到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办成一件件放心事、顺心事、暖心事。

  从“老有颐养”到“幼有善育”  聚焦“一老一小”办实事

  从年迈的老人到咿呀学语的婴幼儿,龙岗区聚焦“一老一小”两类群体,瞄准对标老有颐养和幼有善育,让城区幸福指数与人情温度节节攀升。

  前不久,家住龙城街道的林奶奶由于脑出血后遗症不幸半身偏瘫,急需专业的卧床护理。签约的社康家庭医生肖芩闻讯而来,自此开始每周对林奶奶进行血压监测、送药上门等日常护理……

  如今在龙岗,像林奶奶一样签约家庭医生的已有5.69万名老年人,不仅如此,今年1月至今,龙岗区还组织3.45万名老年人参加免费体检,为老年人建立家庭病床175张;投入200万元为全区60周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购买意外伤害保险和意外医疗保险;累计投入57万元,为失能、特殊群体户籍老年人提供1899人次的助餐助浴、代跑帮买、陪同就医等兜底性居家养老服务。

  数字背后是龙岗瞄准“老有颐养”,扎实推进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的具体体现。今年来,龙岗区在全市率先出台《老年健康与医养结合工作方案》,首创老年人身心健康双分级管理模式,为辖区老年人提供更精准的健康服务。同时,在全省率先突破障碍出台政策,不仅规范了全区医养结合机构的收费行为,更有利于公立医养结合机构的健康良性发展。

  在推进“老有颐养”的同时,龙岗区“幼有善育”的工作也让群众的幸福感升温。今年,龙岗区已有10家托育机构通过备案,并陆续投入运营,解决了不少双职工家庭因为孩子的托育问题而引发的“急难愁盼”。

  正是了解到区内不少家庭对普惠性托育机构建设有着殷切期盼,今年龙岗区制定了《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实施方案责任分工表》,希望通过打造小而精、小而美、可复制的区级普惠性托育示范园,充分发挥引领带动作用,促进街道级普惠性托育试点建设,不断提高托育服务整体水平。

  小窗口彰显大服务  真心真情实事办实

  进门办事,这样一件简单小事可以有多暖?在龙岗区行政服务大厅,65岁以上老人可刷身份证实现一证通行,进入便有专人协助办事咨询,在窗口前走绿色通道不用等待,即便是无法到现场,社区还提供了“上门帮办”……今年,在了解到老年人办理行政事项时可能会遇到一些“障碍”,龙岗区行政服务大厅从小设施大爱心、小窗口大服务、小卡证大智慧入手,坚持传统服务方式与智能化服务创新并行,推出政务服务“适老八条”,助力老年人跨过政务服务的“数字鸿沟”。

  这样暖心的场景在龙岗时刻发生着。在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龙岗区基层各街道聚焦解决辖区群众的“急难愁盼”,设立多种形式的窗口贴心服务,让群众的难事决不难办。

  在平湖街道,人气小说中的“解忧杂货店”开进了街道及12个社区行政服务大厅,设立“三事”解忧超市,以实体信箱收集群众的烦心事、揪心事、操心事,定期根据收到的超市信箱信件,整理分类并反馈给各职能部门,要求及时处理。

  南湾街道通过微信小程序设立了“南”事找我办,采取“群众提”“干部找”和“书记推”等多重方式,为群众解决好最后一米的民生需求。

  园山街道行政服务大厅增设了“园你所愿”办事台,公开受理和解决群众遇到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街道各部门的党员业务骨干,每周二还会在大厅前台窗口现场为办事群众答疑解惑。

  坪地街道“事办不成”反映处成为工作人员“面对面”解答群众提出问题的平台,从而形成了一个“闭环”,让群众的反映一定会有“回声”。

  宝龙街道充分发挥“互联网+政务”的优势,设立线上“宝·正为你办”雷达站,通过线上和线下方式收集居民关心的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民生事项,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为群众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体验。

  社区党委新气象  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老屋村一条小路路灯不亮”“社区里停车位紧缺”“小区里建筑垃圾堆放无人管”……在基层社区里看似一些“路灯不亮”的小事却成为影响群众“幸福感”的愁事难事。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今年以来,“为民办实事、解难题”的新气象在龙岗区111个社区中形成,修复点亮了“路灯”,也点亮了居民的“心灯”。

  “整改以后,路面比以前好多了。”今年5月,龙城街道嶂背社区居民王先生发现家门口原来坑洼不平的道路变了模样,平坦如新好走了许多。原来,在嶂背社区党委班子开展入户走访工作中听到群众对嶂背大道和创业二路交会路口路面不平的问题反映强烈,立即与街道相关职能部门沟通协商,用最短的时间将路面修整。于是,一条让居民“烦心路”变成了如今的“放心路”。

  类似的故事还发生在龙岗街道新生社区,仙人岭居民小组办公楼周边热闹繁华,车流人流密集。但居民群众却长期因“停车难”而头痛。社区党委高度关注困扰居民的社区“顽疾”,通过将空地地面“黑体化”,通过设置出入口、通道标识、停车位划线等,规范车辆行驶方向,解决车辆堵塞问题。

  在龙岗区,距离群众最近的社区党委班子通过定期走访,收集社区居民的意见。对于居民反映强烈的“急难愁盼”的事,社区党委立即行动加以协调解决。在这样的常态机制下,一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急事、难事、愁事得到解决,群众的所想所盼所期待得以实现。

  关爱暖蜂奏响“圆舞曲”  党建群建共促基层治理

  日前,一场党群联席会在坂田街道岗头社区举行,参会的除了有社区党委负责人,还有几名外卖快递小哥。会上,快递小哥就科技园区增加外卖专用柜的问题提出了自己意见,社区党委负责人现场回应,表示将加快协调解决问题。

  让快递小哥加入社区议事参与社区治理,正是城市基层党建唱响的一首“蜂鸣圆舞曲”。事实上,这也是龙岗区大力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成果之一。

  今年来,龙岗区聚焦外卖小哥群体,开展“暖蜂”行动,在党员商铺、物业岗亭、物流中转站等建立430余个“暖蜂驿站”,开发“龙岗区暖蜂驿站”小程序,为辖区快递从业人员提供热水、口罩、防暑药品等服务,目前,全区已协助大型快递物流行业企业摸排党员97名,帮助转接组织关系20名。

  在坂田街道,快递员和外卖员群体被街道和爱心商家暖到的同时,还自发成立了一支名为“蜂行侠”的队伍,在日常工作中演绎弘扬助人为乐、扶正扬善的现代“侠义”精神。这也推动着生活物流网融入基层治理“多网合一”,为构建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新格局贡献出一份力量。

  在园山街道,全区首家“暖蜂奶茶店”于近日正式营业,200平方米设有62个舒适座位,为快递员和外卖送餐员打造一个惬意便捷、经济实惠的休息场所。“他们可以在这里享受折扣饮品、爱心小吃、免费充电、图书借阅、休闲娱乐、冲凉如厕、工会礼包等服务。”园山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