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深圳市龙岗区重点区域规划建设管理署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分类:
发布机构: 深圳市龙岗区重点区域规划建设管理署 成文日期: 2019-06-10
名称: 政协委员建言献策 | 共同探讨“客韵新城”与“乐活之城”的发展之策
文号: 发布日期: 2019-06-10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政协委员建言献策 | 共同探讨“客韵新城”与“乐活之城”的发展之策

发布日期:2019-06-10  浏览次数:-

  6月6日下午,区政协重点课题调研组深入盛平-龙园、龙西-五联片区,开展“双核引领,多轮驱动”提质扩容实施策略研究重点课题调研。活动分实地考察和座谈交流两个部分。

  调研组一行首先到华夏动漫产业园进行实地考察,了解该动漫园的建设运营情况及片区产业发展情况。

  现场调研结束后,调研组与龙岗街道相关负责人、企业代表等一同座谈,共同深入了解龙西-五联、盛平-龙园片区目前的发展情况,探讨新形势下这两个片区该如何找准定位、谋划新发展。

  龙岗街道建议:

  盛平-龙园片区

  1、抢抓法图修编契机。合理统筹城市发展空间、公共利益诉求、生态环境资源之间的关系。

  2、聚力提升文化内涵。依托鹤湖新居客韵文化本底,策划实施综合性的文化博物馆,将现有文物景点进行有机串联。

  3、优先填补教育缺口。通过城市更新推动公共配套设施落实,提升片区整体居住品质。

  4、统筹规划形成合力。目前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龙岗管理局正推动龙岗河“一河两岸”城市设计,相关规划研究成果可借鉴融合使用,本次综合发展规划应整合集成其它已编、在编规划研究成果,形成有效传导机制。

  龙西-五联片区

  1、交通优先,打通片区内外交通循环。建议加快推动交通专项规划研究,深入研究盐龙大道在龙西-五联片区路段(约3.1公里)下沉的可行性,缝合城市高快速路对片区造成的割裂。

  2、生态先行,挖掘片区生态资源经济价值。全力打造生态活力龙岗品牌,加快清林径森林公园惠民化建设。

  3、空间保障,提前谋划成片潜力用地。加快推动五联社区朱古石、将军帽等片区较大面积产业用地土地整备试点工作,通过释放产业空间,积极承接国家、省、市级重大基础设施、产业项目的落位。

  4、法图优先,形成片区开发建设有效指引。加快法定图则优化调整,为区域后续发展提供规划指引及建设管控依据。

  企业代表建议:

  1、建议通过地下连廊接驳地铁,扩大16、21号线的辐射半径。

  2、完善周边生活配套设施,提升周边环境,吸引人才就业。

  “委员之声”:叶伟清、孟丹、吴龙山、游璠等委员,围绕生态资源活化利用、提升片区城市品质、保障产业发展活力、预留未来弹性空间等方面,纷纷献言献策。

  1、盛平-龙园应重点强调文化的资源优势,龙西-五联应重点强调生态的资源优势。

  2、盛平-龙园片区需要进行旅游产业规划,加强文物景点理论方面的研究,充分利用罗瑞合等人文资源。

  3、加大初中教育规划和建设力度,解决片区学位紧张问题。

  4、建议龙园片区引入总师制统筹规划,并提高总师制费用,保障规划设计蓝图的质量。

  5、系统梳理龙西-五联片区内高新技术企业的分布,明确片区独特的先进制造业优势。

  区重点区域署副署长张琼指出,规划和调研不仅要着眼于未来,也要着眼于基层的诉求,更要保障规划传导和实施的质量。

  盛平-龙园片区

  1、片区具有双重契机(重点区域+龙岗河“一河两岸”规划),待总师制试点先行的其它重点片区取得成熟经验后,也可向区政府申请在本片区开展。

  2、加快梳理潜力用地。扎实打好基础,为全区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项目选址落位,提前谋篇布局。

  3、统筹地上地下空间。强化土地资源的集约节约利用,视情况开展龙园广场地下停车区域的可行性研究,强化片区整体空间的互联互通。

  4、挖掘人文旅游资源。串联鹤湖新居、梅岗世居等文化脉络,形成围合式的文化旅游新路径。

  龙西-五联片区

  1、营造亲山近水态势。龙西-五联生态本底很好,在片区的未来开发时着重考虑打开屏障隔离,发挥片区“好山好水”优势。

  2、强化轨道交通辐射。提前研究未来的轨道交通布局,对轨道交汇处周围空间提前规划争取设站,解决片区轨道交通匮乏问题。

  3、优化市政基础设施。提高市政管网承载力,完善片区市政管网覆盖情况。

  从政协重点课题调研承办单位的角度出发,区重点署要以更开阔的视野谋划片区规划建设,跳出街道去看盛平-龙园、龙西-五联这两个片区,将委员所鉴和基层所需融入片区发展脉络,深度解读“双核引领、多轮驱动”内生涵义。从龙岗区重点区域规划统筹责任部门的角度出发,区重点署将以规划为抓手,充分考虑盛平及龙园不同的现状情况,分步、分序的推动片区规划研究及开发建设;立足于龙西-五联优势和发展动力,加快推进片区综合发展规划编制。同时强化工作联动,建立起街道与规划、交通、更新整备等部门的高效对接,实现规划编制和规划实施的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