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国际低碳城核心区的会展中心旁2宗共3.9公顷建设用地在市土地房产交易中心通过综合招标方式确定了建设实施主体,中标单位为深圳华侨城股份有限公司与深圳市龙岗区园区开发有限公司组成的联合体。这意味着国际低碳城文化会议中心项目的落地建设正式提上日程。这是我市第三宗公开招标方式出让土地使用权案例,也是我区第一宗。该项目还将规划建设成我市首个零碳排放示范街区园区。
一、项目建设将推动国际低碳城增速提质持续发展
由龙岗区重点区域署牵头推进的国际低碳城文化会议中心项目是我区2019年十大挂图作战重点项目之一,项目建设对优化国际低碳城功能布局、提升片区城市品质、集聚片区人气、完善配套服务水平、加快产城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项目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契机,按照“双核引领,多轮驱动”战略,积极探索绿色低碳发展模式,创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充分发挥国际低碳城在绿色低碳、生态环保方面的国际性、引领性和示范性平台作用,继续扩大低碳品牌影响力。
为避免碎片化开发,开发主体多、开发时序、建设标准不一等问题,该项目还捆搭了周边的低碳城公园、丁山河景观提升、塘桥西路东段和泥墙排路北段等2大类6项基础配套设施进行整体规划,统一建设,规划面积33.65万平方米。
项目总投资近50亿,建成后将提供10万平方米的产业空间和16万平方米的商业办公及服务设施,年产值规模将近60亿,将有效完善核心区路网建设,营造一个占地10公顷滨水活力空间和近20公顷的低碳科普公园,长达21公里的低碳碧道绿环,建设一处高端五星级酒店,全面提升片区城市品质和完善配套设施,吸引优质企业进驻,达到“见形象、聚人气、出效益”目的。
二、项目建设将推动国际低碳城产城融合绿色发展
为大力发展绿色制造,创建培育绿色工厂和绿色园区,加快低碳城市试点建设,研发低碳技术,鼓励低碳出行,总结低碳经验,推广绿色消费,倡导绿色理念,践行绿色发展,项目以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为驱动,通过“文化+”形式融合旅游、科技和工业产品展示等元素,结合周边自然山水、生态廊道、客家人文和产业园区进行统筹建设,彰显山环水润的生态优势,集聚人气,让绿色理念低碳规划更具象,推动核心区打造成为集文化创意、特色博物馆、低碳科技、商务配套、生态科普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中心。
项目将高标准严要求构建绿色产业体系,确保引进的产业项目在生产建设、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等方面“全过程、全方位”绿色低碳,企业单位的污染排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充分发挥低碳文化会展中心的项目优势,对周边各项高新环保产业进行统筹与整合,统领周边产业发展。
同时项目将构建以绿色低碳为内核的产业生活圈,补足片区城市功能,服务周边城市片区,就近解决城市居民生活需求,减少不必要的,远距离的交通通勤,从生活方式上,居民出行上做到低碳减排。
三、项目建设将推动国际低碳城品牌影响跨越发展
作为国家首批8个建设低碳城(镇)试点之一,为继续做好示范作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深度发展,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将以国际低碳城文化会议中心项目建设为抓手,努力构建以国际低碳城1平方公里为核心的纵向延伸、横向耦合的低碳经济产业体系,走出一条资源循环可利用、生态环境可承载、经济发展可持续的道路。
在瞄准产业先进城区、谋划高精尖转型和聚焦绿色循环创新发展的主题思路下,项目设计方案充分彰显低碳环保理念,在产业发展、空间规划、公共配套设施、项目建设和运营等方面,通过打造绿色建筑、建设海绵城市、应用国际低碳标准等方式,积极推动片区低碳极致化发展,力争打造绿色低碳的样板和标杆。
项目还将规划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高端智能化绿色建筑,争取将打造成“零排放”示范项目。一是项目设计阶段运用规划、建筑、景观集成一体化的方法进行设计,避免重复设计。二是施工建设阶段将践行施工现场的精细化管理,多样化的环保建设材料选,建筑材料的充分利用等。三是不间断在项目运营过程中以绿色低碳的理念来指导运营,一直关注到项目拆除以及拆除后建筑材料的循环利用。
国际低碳城文化会议中心项目作为我区“2019年十大挂图作战重点项目”,在区发改局、区工信局、区文体广电旅游体育局、区水务局、区城管和综合执法局、区建筑工务署、区政府采购中心、坪地街道办以及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龙岗管理局等单位鼎力支持和高效协助下,圆满完成上半年工作计划。下一步,各单位将会继续压实责任,快马加鞭推进项目建设前期工作,争取年底前项目捆搭的公园、道路等基础设施项目开工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