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互动交流 > 龙岗民生

民生实事:路遇拦车乞讨,给还是不给?加强管理,路中行乞能否减少?

龙岗大道上的行乞人员。

    本报昨日以《险象环生!龙岗多个路口现“红灯乞丐”》为题报道了乞讨者在交通路口行乞的现象,引起市民强烈关注并纷纷留言,希望有关部门加强管理,引导乞讨者接受救助或寻找正常的谋生途径。民政部门有关负责人称,这些“红灯乞丐”不少以乞讨为主要谋生手段,大多数不愿意到救助站接受救助……

  民政 “红灯乞丐”大多不愿接受救助

  记者就“红灯乞丐”现象采访了龙岗区救助站相关负责人。该负责人表示,对这些“红灯乞丐”他们也没有更好的办法,接受救助需尊重乞讨者意愿,无法强行带他们回救助站。“这些‘红灯乞丐’不少是职业乞讨者,哪里人多到哪里,他们大多不愿意到救助站接受救助。”

  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对本报报道的“红灯乞丐”现象回函表示,区民政局下属事业单位救助管理站没有行政执法权,遵循自愿救助和无偿救助的原则,但职业乞讨者是不愿意离开深圳的。该负责人介绍,根据《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公安机关和其他有关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时发现流浪乞讨人员的,应告知其向救助站求助;对其中的残疾人、未成年人、老年人和行动不便的其他人员,还应当引导、护送到救助站。”公安机关等具有执法权,在街头巡查发现流浪乞讨人员时,应对其进行劝导,告知其向救助站求助。

  交警 不少“红灯乞丐”屡劝不改

  那么,对于这些“红灯乞丐”,交警是如何处理的?龙岗区交警大队负责宣传的工作人员表示,站在马路中间乞讨,不仅影响市容还影响交通,他们对此类现象也很无奈。交警执勤发现这些乞丐,就会上前劝阻,把他们带到路边,但是没过一会儿,他们又出现在车流里向过往车辆乞讨。一些屡劝不改的,他们就会汇报给指挥中心,再让派出所前来处理,等派出所来把人带走,但没过多久他们就又出现了。“经常都是一些熟悉的面孔,不少应该是职业乞丐。”

  公安 目前管理主要以教育为主

  对屡劝不改的“红灯乞丐”公安部门如何处理?对此,龙岗公安分局工作人员表示,根据治安管理条例,应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具体案例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处理。如果情节轻微,一般来说是警告,如果造成严重后果,视情节处以罚款、行政拘留等。但日常生活中,对“红灯乞丐”罚款和拘留的并不常见,主要还是以教育为主。

  该工作人员无奈地说:“职业乞丐是不会服从安排的,他们更不愿意回老家。即使有的被送回去,很快他们还会再来深圳上路乞讨。”

  市民 不能放任行乞者 破坏城市形象

  昨日上午,记者接到多位市民留言,他们就“红灯乞丐”现象谈了自己的看法。 ●孙女士说,她在龙岗中心城不止一次被拦车乞讨:“红灯时车一停,就有人敲车窗乞讨。有时我就装作看手机或者干其他事情,有乞讨者看我不理睬,待一会儿就走了。”她认为,在路口乞讨很危险,不能用爱心纵容这种现象,希望相关部门加大巡查力度,发现一宗至少处罚50元,这样才有震慑作用。对一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引导他们接受救助或寻找正常的谋生途径。

  ●“万一哪位司机不小心撞上了怎么办?”林先生称这种乞讨行为很容易引发事故。“在人行道上看到乞讨者我通常会给,但开车在路口遇到乞讨者绝对不给,因为我要为他们的安全负责。”不给钱是为了保护乞讨者,给了钱会使更多人投身其中。

  ●“希望有关职能部门能管管,别让‘红灯乞丐’破坏了城市形象。”市民郑先生经营一家外贸公司,经常接待外国友人,但常常会在重要路口遇到职业乞丐,让他很郁闷。他希望相关部门进一步完善管理职能,明确民政、公安、交警、城管等部门的权责,加强协调配合,争取有个好的解决办法。

  现场直击

  “能挣多少是多少吧。”在布吉百合酒店门前乞讨的老大爷说,自己在深圳已有5年了,拦车乞讨的收入并不稳定,每天早上六七点钟出门,晚上七八点钟收工,一天在街上待12个小时左右,如果碰上下雨天就不出门了。他说,晴天的时候一天能挣上百元。“运气好的话,一天最多能挣200元。”这位老大爷说,这些年为了省钱自己都没回过家,“女儿还有生病的孩子,治病需要花钱。”他说,家里四口人以种田为生,一年收入只有几千元,治病已经花了几万元,所以为了减轻家里负担,就选择外出挣钱,但是自己年纪大了,什么也干不了,来深圳也只能乞讨。

  为了证实自己有腿疾,他出示了自己的残疾证。看到记者想拍照,他立马收了起来。记者希望带他去救助站,但他拒绝了。等路口红灯一亮,他又走进车流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