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者助手 我的收藏   收藏
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深圳市龙岗区人民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14403070075514700/2021-00637 分类:
发布机构: 深圳市龙岗区人民政府 成文日期: 2021-07-13
名称: 抗疫大考交出优异答卷 危急关头彰显龙岗担当
文号: 发布日期: 2021-07-13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抗疫大考交出优异答卷 危急关头彰显龙岗担当

发布日期:2021-07-13  浏览次数:-

  龙岗市民沿路欢送核酸检测医疗支援队。

  风雨中坚守抗疫一线。

  爱心企业送上抗疫物资,支援防疫一线。

  这是一处没有硝烟但却危机四伏的战场,这是一个检验初心使命、淬炼意志作风的考场。2021年5月21日,从盐田港上空拉响的疫情警报,牵动了整个深圳的神经。龙岗,这个历来有着攻坚克难、敢打硬仗优良传统的东部大区,再次以非凡的魄力和必胜的信念踏上了这场抗疫大考的应考之路。

  党员干部闻令而动、冲锋在前,迅速启动流调溯源、核酸检测等工作;民众勠力同心、和衷共济,以万千方式支援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一个多月来,龙岗全区上下不舍昼夜,众志成城,以坚如磐石的决心和风雨无阻的意志,打胜了一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在“5·21”这场抗疫大考中交出了一份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优异答卷。

  上下同欲 党委政府闻警而动靠前指挥

  传播速度更快的变异毒株、位居全市前列的人口体量、异于寻常的防控难度……对于拥有近400万常住人口的龙岗而言,“5·21”疫情无疑是一次不小的压力测试,各方挑战交织叠加,从方方面面考验着龙岗这个人口大区的危机应对和社会治理能力。

  危急关头,各级党委政府闻警而动、靠前指挥。“5·21”疫情发生后,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广东工作组迅速会同省、市、区四级紧密联动,实行每日碰头、集中会商制度,国务院和省指挥部第一时间派出专家组来深指导。市指挥部在龙岗区设立现场指挥部,市主要领导多次就疫情防控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并深入龙岗防疫一线调研指导;分管市领导连续多日通宵坐镇龙岗,组织市卫健、应急、公安等部门,搭建起扁平化、高效率的指挥体系,高位高效开展工作。

  心之所念,步履所往。在严峻的疫情形势面前,省、市卫健和疾控部门负责人第一时间赶赴龙岗,为基层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业务支撑和技术保障,并先后派出93名流调专家、8000余人次医护人员支援龙岗流调溯源及核酸检测工作;各市直单位也迅速选派48名优秀干部奔赴龙岗抗疫一线……

  上下同欲者胜,风雨同舟者兴。上级领导和部门的强力支持,为龙岗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坚定了必胜信心、提供了重要支撑。与此同时,龙岗区亦在疫情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机制,迅速成立由区委书记、区长担任双组长的“5·21”疫情处置工作专班,下设综合协调与信息组、专业防控组等11个专项工作组实体运作、快速联动,同时建立“每日一例会、每日一研判、每日一协调、每日一解决”工作机制,及时研判分析疫情发展形势,以“快、严、实、细”的硬措施,统筹开展各项应对处置工作。

  在此基础上,龙岗区还及时启动区领导挂点街道督导疫情防控工作,区主要领导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带头冲在防疫第一线,对全区疫情防控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加压、再落实,为全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振信心、鼓舞斗志。

  精准施策 科学布控有效阻断疫情传播

  病毒凶猛,兵贵神速。“5·21”疫情发生后,龙岗区坚持党建引领、科学防控,以为人民群众生命健康负责的担当坚决落实疫情防控政治责任,快速精准摸清了关联无症状感染者的活动路线,抢抓先机跑在病毒前面,及时有效阻断了病毒传播路径,坚决防止疫情扩散蔓延。

  园山街道西坑社区,本轮疫情的主战场之一。在这方不大的天地里,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第一时间打响。“5月22日深夜,接报‘2名龙岗居住、盐田隔离的密接人员初筛阳性’后,龙岗区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处置预案,区主要领导连夜赶赴现场,与省、市专家共同研究部署应对处置工作,并根据病例活动轨迹,迅速圈定西坑社区为重点风险区域。”据龙岗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夜,西坑社区果断实行“只进不出”封闭管控,并通宵达旦开展大规模核酸检测,首日即完成3.5万人的首轮检测,及时控制了传染源,切断了传播途径,将疫情外溢风险最大限度地降至最低。

  随后,龙岗区又结合间隔距离、交通走向、活动频率等因素,在封闭管控西坑的次日,又将防控区域主动外扩至邻近的安良社区,并通过全员筛查发现龙岗区首例社区病例,此后又陆续在该社区发现4例病例,及时阻断了疫情传播链条。

  从此,西坑与安良,这两个位于秀美园山脚下的基层社区,成为了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抗疫故事的发生地。在这里,“逆行冲锋”与“理解支持”的主题故事交替发生;“你为我拼命,我为你送行”的感人场景接连涌现;“为了及时完成核酸检测任务,安良网格员魏婷深夜晕倒两小时后爬起来继续扫楼”“目睹医护人员汗满衣衫,西坑社康中心旁的超市老板送来两大袋冰袋让其降暑”……诸如此类的佳话在街头巷尾间传颂不衰。在这里,一群人用不舍昼夜的坚守与努力,在隔离凶猛病毒的同时,也让中华民族绵延五千载的守望相助传统,于点滴小事中浸润和慰藉了无数颗心灵。

  “正是因为龙岗区在疫情初期便聚焦‘控源、断链、保人’策略,快速精准划定核心防控区域,科学扩大流调筛查范围,提级排查管控,故而赢得了战胜疫情的先机,最终所有病例均在管控区域内排查发现,用最短时间有效稳控疫情,为全市防控大局作出了贡献。”一位流调专家如是评价。

  全区动员 凝聚全民抗疫磅礴之力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风高浪急更见砥柱中流。疫情警报拉响后,龙岗区委区政府总揽全局,多管齐下整合盘活抗疫力量,全面发动党员干部、医疗队伍和市民群众奋起抗疫,迅速凝聚起“全区一盘棋”的强大合力。

  “我请求前往抗疫一线,请组织批准”“我是老党员,参与抗疫义不容辞”……疫魔当前,一封封“请战书”“申请信”见证了龙岗党员干部的使命与担当。据了解,自龙岗区委区政府发出红色“集结令”后,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积极响应、尽锐出战,先后组建数百个“党员先锋队”和“党员突击队”,火速直插一线,用抗疫实战检验党史学习教育成效。

  布吉街道执法队58岁老党员朱水平带着术后初愈的伤腿走上社区核酸检测点参与抗疫工作,右腿上22道鲜明的刀疤成为一个老党员坚毅作风的生动注脚;吉华街道食环中心党员邹欣林在亲人离世、孩子生病之际,仍昼夜坚守抗疫岗位,将忠诚敬业交给工作,把牵挂惦念留给亲人……一个个逆行而上的身影、一幕幕直抵人心的场景,在无言中诠释着龙岗党员干部内心那句深情告白:“群众安好,我便安心!”

  “党员红”之外,“志愿红”同样鲜艳。疫情发生后,龙岗迅速组建区、街、社区三级团员青年突击队238支33495人,以“队旗+红马甲+红袖章”的服务标配奔赴抗疫一线;同时,紧急招募志愿者42.5万余人次,深入全区11个街道,为疫苗接种、核酸检测等工作提供志愿服务,一抹抹流动的“志愿红”成为抗疫前线的别样风景。

  疫情之下,群众生活保障问题时刻牵动人心。在园山街道重点区域落实封闭封控管理后,龙岗区第一时间建立“区级统筹、街道主导、部门联动”的物资保障供应机制,火速调拨4800万元专项资金,用心用情做好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居家隔离中的西坑社区居民刘女士一家在端午节那天收到了社区党委送来的一箱粽子,剥开青翠粽叶的那一瞬,刘女士的眼眶里不禁泛起了泪光:“粽子虽小,却是满满的牵挂与关怀。”为了抗疫,龙城街道网格员温忠翻主动请缨前往安良社区参与疫情防控,在酷热的天气里,他身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爬楼梯逐层逐户给居家隔离的居民派送防疫物资和食物,让目睹的群众忍不住感慨:“看到他们的身影出现,我们就安心了。”

  全速推进 为全市积累核酸检测“龙岗经验”

  大规模核酸筛查是及时发现病例、清除疫情隐患的关键一招。“5·21”疫情发生以来的一个多月,龙岗区坚持快采样、快检测、快出结果,全速做好全区三轮大规模核酸筛查,为全市大规模核酸检测积累了宝贵的“龙岗经验”。

  纲举则目张,执本则末从。龙岗区第一时间成立由区委书记、区长直接指挥的核酸检测工作专班,区几套班子全员下沉各街道加强指导协调和督导检查,及时调动资源,有力保障了大规模核酸筛查快速有序开展。同时,龙岗区致力于优化大规模核酸检测的行动策略,在核酸检测的前2天综合考虑人群聚集度和采样便利性,在各社区设置2-3个固定采样点,以有限力量迅速完成集聚人群采样,第3天起则以企业、工厂为主体,实行“按户上门”扫尾,确保实现“应检尽检”。

  在此基础上,龙岗区从强化检测能力着手,第一时间发布召集令,区属医院除急诊业务外全员参与,累计出动医务人员4.9万人次,并协调省、市卫健委出动3700余人次的核酸采样队伍支援龙岗。不仅如此,各街道、社区工作人员、网格员、志愿者等各方力量亦云涌而至,接连加入到核酸检测工作中来。六月的深圳,骤雨不断、雷电频频,“你冒雨前来见我”“我挑灯深夜候你”成为核酸检测工作人员与万千龙岗市民的真挚约定;这些手持喇叭冒雨穿梭在街巷中,动员居民做核酸检测的基层干部背影,成为雨夜街头最美的风景……

  一次采样、一声道谢,让数百万龙岗人温暖相遇,犹如一道光簇拥着另一道光,一朵云眷恋着另一朵云。面对南坑社区核酸检测点辛勤工作的医护人员,92岁的东纵老战士麦牛在做完采样后敬了一个庄重的军礼,这一细微举动成为群众对昼夜坚守的抗疫战士最质朴而深情的回响;面对倾力来援的省、市医疗支援队,龙岗市民自发组织各类欢送活动,让广大医护人员全程感受到发自肺腑的龙岗温度。“你来,我们满怀感激;你走,我们难说再见”“即便倾盆大雨,我也十里相送”……龙岗市民自发欢送核酸采样医疗队伍的视频刷屏全网、感动全国,让人透过屏幕都能感受到几百万龙岗人扑面而来的绵绵情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