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参观体验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
7月27日上午,龙岗区委副书记、区长王策飞做客深圳广电集团新闻频率《民心桥》栏目直播间,畅谈龙岗建区30周年民生事业蝶变和未来不断推进民生福祉的具体行动。在与主持人互动期间,就龙岗区教育事业、医疗卫生、交通出行等与民生息息相关的领域,区长谈到了这些……
●今年是龙岗建区30周年,过往30年来,龙岗区在民生事业方面取得了哪些长足的进步?
王策飞:龙岗从1993年建区以来,始终聚焦群众所急、所需、所盼,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不断加大民生领域投入力度,九大类民生领域支出由2012年的77亿元激增到2022年的347亿元,10年间翻了4.5倍,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从2019年起均超过八成。通过持续的投入,龙岗区在教育、医疗、文体、交通、生态等各领域都实现了长足发展和翻天覆地的变化。
●过去30年龙岗区教育事业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王策飞:建区以来,龙岗区对教育事业的投入逐年增加,年度投入从1993年的4000余万元增加至2022年的145.6亿元。全区学校数量从1993年的99所增加到2022年的709所,学生人数从4万人增加到了56万人。同时,引入了深圳中学、深圳外国语学校、华中师范大学等多个优质教育品牌开展合作办学。此外,龙岗区还集聚了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等多所高等院校。
●未来,龙岗将如何推动教育均衡化发展?
王策飞:2021年,龙岗区出台了“幸福家园·学有优教”等系列方案,对未来几年龙岗教育事业发展作了规划。未来,将持续加大攻坚力度,加快推动更多学校项目建设,龙岗区将全力加强优质学位供给。尤其是未来三年将聚焦部分公办学位供需紧张的区域精准发力,确保“十四五”期间全区新增公办义务教育阶段学位20.2万座、幼儿园学位3.2万座、高中学位1.8万座。同时龙岗区将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创新,通过“引进名校办名校”“集团化办学”等一系列方式,着力打造一批在全市乃至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卓越学校,让每个孩子都能够接受优质的教育。此外,还将深入实施“三名工程”,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弘扬尊师重教社会风尚,努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师风高尚、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
●在医疗卫生方面,龙岗区实现怎样的发展?
王策飞: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全区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353家,可供应床位1.4万张,总量居全市各区首位。同时,拥有龙岗中心医院、龙岗区妇幼保健院等7家三甲医院。此外,一些医院的重点专科发展达到较高水平。比如:龙岗区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通过国家标准版胸痛中心、国家心衰中心认证;龙岗区妇幼保健院获批“广东省新生儿保健特色专科”;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龙岗)中医肝病科、针灸科、治未病科、妇科等均为省级重点专科。龙岗区还有169家社康机构,数量居全市第二,服务覆盖11个街道、111个社区,实现了“小病不出社区”。
●龙岗区如何让群众文化体育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王策飞:龙岗区拥有世界级体育场馆设施——深圳大运中心,是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主场馆;还有网红打卡地“深圳·红立方”;有首批“深圳特色文化街区”——大芬油画村、甘坑古镇。同时引进了开心麻花华南总部、迷笛深圳中心;引办了中超足球联赛、CBA职业联赛、女子冰球联赛等多个高端体育赛事。此外,龙岗区已有125所学校和177个社会体育场馆接入“i深圳”一键预约平台,大家通过手机预约,便可就近开展体育锻炼。
●龙岗区城区环境品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王策飞:近年来,龙岗区城区环境品质更绿更美更宜居。大运深港国际科教城、坂雪岗科技城、深圳国际低碳城被纳入市级重点区域。全区路网规模由284公里增加到1603公里。3、5、10、14、16号线等多条地铁建成通车,辖区地铁总里程达100.6公里。目前,龙岗正在加快推进在建地铁3号线东延、16号线南延,以及纳入市轨道五期建设规划的5条线路建设涉及龙岗的地铁线路,建成后辖区地铁总里程将达139.9公里。
龙岗还建成公园272座、绿道564公里,特别是“十三五”以来,投入了超427.7亿元开展水污染治理,干净美丽、满眼绿色的城区环境让龙岗更具魅力。
2022年龙岗区获得了全国唯一“‘2022低碳榜样’政府案例”荣誉,成功创建了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今年还将举办第十一届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
●站在新起点上,龙岗在提升城区环境品质方面会有哪些新举措?
王策飞:接下来,龙岗区将深入落实“山海连城绿美深圳”生态建设,全力打造“山环水润”生态龙岗。今年,龙岗区将建成龙岗儿童公园、龙城公园活力谷、大运AI公园和一批社区公园。同时,加快推进樟坑径山廊示范段、龙岗河干流碧道、园山绿道等项目建设,打造一批精品远足郊野径线路,构筑多道融合、全域覆盖的步道网络,开展城区“绿化美化”提升行动,完成造林130公顷。
同时,龙岗区将打造现代化、国际化品质龙岗,精心打造龙岗国际艺术中心、深圳第二音乐厅等一批城市新地标。并全力提升市容环境品质,进一步完善高质量的市容环卫管理体系,提升环卫保洁、垃圾分类、市容秩序、绿化美化等精细化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