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上午10时58分,深圳地铁16号线正式开通初期运营。至此,深圳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模达到17条(含有轨电车),运营总里程559公里。开通后,将进一步满足市民从坪山、龙岗来往罗湖、福田和南山的出行需求,同时,东部地区内部交通更加畅通,区域发展也将在轨道交通的覆盖下进一步释放活力。
大运中心站站厅。
东部片区市民通勤更便利
作为东部地区骨干线路,地铁16号线由既有3号线龙岗大运站引出,终至坪山田心站。全长约29.2公里,设站24座。其中,换乘站10座(含远期规划7座),分别在大运站、双龙站与既有3号线换乘,在大运站、坪山围站与既有14号线换乘。16号线设计速度为80公里/小时,全线采用GoA4等级,全自动运行系统的6A编组列车。
据了解,16号线开通后将采用单一交路的运行模式,工作日早晚高峰最小行车间隔为5分32秒,平峰期行车间隔为6分32秒。周末高峰行车间隔为5分50秒。
今年是深圳城市轨道交通新线开通的“大年”,开通线路的条(段)数为历年最多,共5条(段)128公里。其中,东部地区新增的14号线、16号线两条骨干路线,使3号线龙岗区段早晚高峰拥挤状况得到明显缓解,龙岗、坪山区居民通勤更为便捷,同时将促进坪山、龙岗两区人流、物流畅通,实现东部中心内聚外联,还为深圳市民带来市区“东游”出行新体验。
植入创新技术打造示范地铁
据介绍,地铁16号线全线约一半工点经过岩溶区,为深圳地铁线路首次长距离穿越岩溶强发育区域。为做好风险管控,施工单位中国铁建在基坑开挖时严格遵循“开挖一段、封闭一段”原则组织施工,因时、因地制宜动态调整建设方案,多措并举破解开挖涌水等一系列施工难题,创下工期仅1814天的“高效型”示范地铁线路。
与此同时,作为采用目前最高级别GoA4全自动驾驶技术的线路,地铁16号线积极挖潜增效,采用国内首个“以行车指挥为中心”的智能运控系统,搭建四期工程中唯一一个主副“双活控制中心”,实现系统功能的最大化。同时设置控制层中心,彻底解决线路信号设备点多线长、维修人员分散和作业低效等问题。
此外,中国铁建在地铁16号线建设过程中积极开展科技攻关,自主研发卸铺钢轨全自动一体化设备,形成实用新型专利30余项。同时,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与安全质量管理深度融合,引入BIM技术实现图纸立体化、交底可视化、资料数据化。
站城一体建设赋能城市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16号线建设过程中还充分发挥“轨道+TOD”综合开发优势,秉承站城一体化的设计理念,与城市更新项目相配合,赋能城市发展。
曾为龙岗核心的老墟镇片区依托双龙站建设,在车站地面厅与城市更新项目的3个用地之间、更新项目与周边城市用地之间形成网络般的立体交通联络系统,让这片具有百年历史的片区因轨道建设配合城市更新而重焕新生。
此外,愉园站、坪山围站、坪环站等重要站点建设也充分践行“站城一体化”可持续发展理念。其中,愉园站C出入口预留连通口,未来可接入商业中心走廊,串联建筑中庭可直达商业中心。坪山围站通过下沉广场把地铁与周边城市更新项目紧密相连,未来地铁车站将成为片区中心,打造怡人乘车环境的同时方便乘客出行。
同时,深铁集团依托枢纽、轨道同步进行综合体项目一体化开发,积极推进大运枢纽综合开发项目、龙城黄阁坑项目以及深铁石井田头项目稳步建设,全力构筑集出行、居住、休闲、教育、消费于一体的TOD示范综合社区。
深铁集团负责人介绍,站城一体化可以加强地铁与周边地块的联系,充分发挥地铁客流集散效应,对于城市广场功能和意义的延伸也具有较大推动作用。
黄阁坑站。
轨道空间承载客家文化
16号线沿途经过坪山大万世居、龙岗客家民俗博物馆、大田匠作文化村等客家文俗地标,在站点设计上也融入大量客家文化元素,以极富当代艺术美感的“城市记忆博物馆”形式呈现出来,构建具有持续生命力的车站公共艺术空间,激活沿线的城市文化活力。
全线站点整体以“阳光+”为设计主题,18座标准站分为“世居、客居、新居”三种文化特征,通过色彩变化体现不同文化属性,体现“共住、共生、共荣”的美好愿景。
如双龙站以“游龙栖榕、岁月画屏”为主题,采用龙图腾的抽象图案,在地铁的公共中庭空间形成熠熠生辉的层次感;大运中心站与技术大学站站厅、站台均采用无柱拱顶设计。相较传统站点,无柱拱顶车站设计可以使内部空间更加宽敞通透;坪山围站则提取客家围龙屋半月池+荷花的元素,结合圆柱造型及顶部特色造型进行整体设计,突显客家文化特征。
不仅如此,设计师还将“来了就是深圳人”古语版“年深客地成吾地,日久他乡变故乡”的深圳精神融入设计之中,充分体现深圳特色的“滨海客家”人文精神。
近年来,深圳轨道交通发展不断刷新纪录,保持平均每年200公里以上的建设速度。随着轨道交通建设速度不断加快,“轨道上的深圳”美好蓝图正徐徐铺开。接下来,深铁集团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四通八达的轨道交通网络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提速,奋力把深圳建设成为向世界展示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窗口”和“示范区”。
技术大学站。
市民体验
12月28日,深圳地铁16号线开通,不少市民前往购票体验。在黄阁坑站点,除了上班族,还有不少老年人和小朋友踏上列车,专程感受地铁16号线的速度和温度,大家纷纷拿起手机,有的和地铁列车合影,有的则拍下站点视频画面,分享给亲友。采访过程中,很多市民都表示地铁16号线开通,让出行更加便利。
上班族林女士:“当然开心啦!地铁开到中心城家门口,不用花那么长时间转车,出门上班更方便了!”
深圳市第三高级中学老师陆明浩:“很感慨,来三高工作12年了,终于看到校门口的地铁开通。每次遇到家长接送学生,校门口就会小拥堵,学生拉行李箱过天桥,也很有怨言,这些都将随着16号线的到来而成为往事。”
龙岗学生吴偲:“感谢16号线的开通,节约了我很多时间,使我上学更加方便,我非常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