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龙岗区政协 > 政务动态 > 新闻报道

《人民政协报》:让“乡愁印迹”成为城市名片——深圳市龙岗区政协助力历史文化保护

发布时间: 2018年07月16日 来源: 浏览次数:- T浏览字号:

  编者按:《人民政协报》“政协新闻”栏目7月14日刊登文章《让“乡愁印迹”成为城市名片——深圳市龙岗区政协助力历史文化保护》。现予以转登。

  让“乡愁印迹”成为城市名片

  ——深圳市龙岗区政协助力历史文化保护

  再不保护这类古旧建筑、著名遗址和民俗文化,我们的子孙后代将看不到过去的历史。感谢政府为保护乡土历史遗迹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事。

  7月5日,“乡愁印迹”第一集“龙岗古墟”在龙岗电视台和东部电视台播出后,在当地引起很大反响。很多上了年纪看了电视的老人都激动地说道。

  “龙岗古墟”(当地俗称老街),位于龙岗区龙岗街道龙岗墟社区,是深圳历史上著名的几大古墟之一。由于处于原惠阳、东莞、宝安三县区域内的几何中心,历史上成为区域交通和商品交易中心。每逢墟日,周边地区的人们前来赶墟。自一棵百年古榕自然四散开来,“三街六巷”中挤满了赶墟的人们,十分热闹。曾经赶墟的经历,已经成为老人们永远的记忆。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讲话中强调,要让百姓“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乡土历史遗迹是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是鲜活的人文教科书,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印刻着鲜明的地域特征和人文基因,是乡愁最重要的印迹和载体。

  2018年初,区政协在成功策划“龙岗记忆”第一季开展的基础上,决定开展建区以来最大规模的文史活动,第二季“乡愁印迹”文史项目,对区内各类古旧建筑、著名遗址、民俗文化等进行一次系统性搜集、挖掘、整理、研究、出版、展示、存史,活动又一次得到了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高度肯定和大力支持。为使项目顺利开展取得实效,区政协在党组、主席班子带领下,和区委区政府部门紧密合作,制订详细方案和明确分工。

  区政协负责整个项目的领导、策划、统筹、协调、保障、终审,聘请建筑、历史、文化等方面的专家学者组成顾问指导团队等事宜。选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现在龙岗区范围内的55个最具代表性或最有特色的各类古旧建筑、著名遗址、民俗文化等乡愁印迹,坚持“三真”(真人真事真物)原则,深挖广搜,追根溯源,着重对这些重要的历史遗迹蕴藏的历史符号、人情世态、宗族特点、精彩轶事、文化风情等进行深入的挖掘抢救、精心的整理研究和妥善的保存传承。

  据区政协社会联谊委原主任、调研员关心介绍,“乡愁印迹”为龙岗提供重要的历史研究资料,为保护和利用古旧建筑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为城市提供丰富多彩的宣传文化素材、新的旅游资源和人文内涵。

  “开展‘乡愁印迹’是政协文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是值得每一个参与者认真对待、努力做好的事情。”区政协主席吴书坤表示,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上,区政协将继续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充分发挥政协文史工作“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作用,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和求真务实的作风,为深圳“文化东进”、建设东部中心、促进龙岗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打造龙岗“文化强区”贡献更大力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