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进一步推进龙岗河“一河两岸”龙园段规划基层协商工作,4月17日下午,政协龙岗服务组(协商调研组)牵头组织龙岗街道相关部门、社区股份合作公司,在区政府1723会议室召开了座谈会,听取街道相关职能部门、社区股份公司对龙岗河“一河两岸”龙园段规划设计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区政协副主席陈红出席会议,社会联谊委主任潘东清,区政协委员孟丹、孙骞、刘建光、肖金煌、林振忠、林文刚,龙岗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尹志雄以及街道城建办、土地整备中心、水务林业管理中心、龙园公园管理处、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股份合作公司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
前期,为做好相关调研工作,街道政协联络办召开了启动会、出台了《区政协委员龙岗服务组2019年基层协商活动工作方案》,政协龙岗服务组(协商调研组)常委古少扬、叶伟清,委员孟丹牵头调研组一、二、三组,开展了现场走访调研活动,收集了大量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建议。

政协龙岗服务组(协商调研组)委员孟丹首先介绍了前期开展调研走访的情况,并将收集的5大建议汇报如下:一是“一河两岸”必须整体规划,避免碎片化开发;二是借鉴学习,实现站城一体化建设;三是彻底解决龙岗河雨污分流,打造百年工程;四是塑造龙园片区“龙岗聚落”城市人文新名片,让城市留住人;五是“不做围墙内的城市更新”,共同为龙岗建设努力。
龙岗街道相关部门、龙岗社区股份合作公司意见建议

城建办建议:在轨道交通经过的龙园节点的建设布局中,考虑下穿河道设计,并建设地下走廊;人造文体建筑物、山体设计应充分考虑居民活动空间;利用龙园公园内现状分期实施,按一期项目先行启动建设;考虑现有保持完好的物质文化遗产(梅冈世居、特别是省级文物单位鹤湖新居)与新增历史文化展厅的联动性。

土地整备中心建议:教师新村划入龙园规划的实施统筹方案不妥。目前,区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备局已出具更新单元范围划定意见,该更新单元范围不宜变更。建议对龙园片区的30万平米拆迁量进行核算,在法定图则上增加一块11万平方米的住宅用地,以解决拆迁安置问题。建议原法图则的两所9年一贯制学校给予保留,平冈中学继续保持高中办学;建议将地铁龙平站站点范围的法定图则上的绿地功能调整为商住用途,充分发挥轨道效益。

水务林业管理中心回应此前调研组提出的相关建议:清林径水库溢洪道目前已有水补入龙西河,引入龙岗河;龙园西门位于龙岗河、龙西河的汇入口,如建地下停车场,会对河道有一定影响,需加以研究;南北通道从龙岗河河道地下穿过可行,但造价较高;龙岗河水位易暴涨暴落,不利于码头建设。
龙园公园管理处建议:将龙园南片区打造为居民休闲、娱乐的重点区域;北片区结合龙兴寺、奇石馆,注重文化内涵,以创新理念、高起点设计,彰显佛教、奇石文化;在龙园西门广场(约2万平米)地下规划停车场,并从河底建设地下通道,贯穿南北片区;将龙园现在的中轴线予以调整,接驳在内环路的北面规划设计一个门楼,作为北区门面。
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股份合作公司建议:建设地下通道连接地铁站、龙兴寺、龙园大观,实现站城一体化;格水、梁屋居民小组居民希望原址回迁,建议地铁龙园站附近的绿地调整为建设用地,用于居民回迁。
政协委员意见

孟丹建议,在正式召开基层协商会议前,结合街道所提意见建议,尽快与区相关职能部门先行沟通研究,确保基层协商会议顺利召开。
林振忠提出,龙岗河水面忽高忽低,建议通过建坝调整水面高度;建议龙翔大道与碧新路、龙平路连接,拓宽、打通,便利龙园周边交通。
孙骞解释,龙岗河落差较大,历史上龙岗河通过湖泊调节河面,建坝调节不太适合。

结合会上讨论的意见和建议,潘东清对政协服务组(调研组)提出了工作要求:一是高度重视现有方案的可实施性调研,并结合街道、社区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调研报告;二是进一步梳理区规土局、区重点区域署等相关部门的规划设计方案;三是参考大沙河案例,作为优化龙岗河龙园段规划设计的引领、示范。

陈红充分肯定本次会议的成效,强调基层协商是区政协今年的新尝试,初衷是发挥政协力量为街道做实事、解难题。建议政协服务组(调研组)根据街道、社区及政协委员们的意见建议,进一步细化、优化问题,将其纳入调研报告;建议在5月份基层协商会议正式召开前,政协服务组(调研组)与区、街道相关部门召开座谈会,针对今天与会人员提出的意见建议提前沟通协调,确保基层协商会议圆满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