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套片区碳管理规则!《深圳国际低碳城碳管理导则》发布

发布时间: 2023年11月28日 来源:南方+ 浏览次数:- T浏览字号:

  11月26日,2023碳达峰碳中和论坛暨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在深圳国际低碳城开幕。在当天下午进行的“打造绿色低碳体系 推动龙岗高质量发展”龙岗主题活动上,由龙岗区重点区域规划建设管理署牵头编制的全国首套碳管理体系《深圳国际低碳城碳管理导则》(简称:《碳管理导则》)发布核心成果。

 

  此次成果发布标志着深圳国际低碳城的又一顶层设计出炉。

  《碳管理导则》是深圳市乃至全国首次探索片区碳管理规则,其中创新性地提出了“2+3”碳管理体系——包括“碳指标”和“碳单元”两个管理体系,“碳技术、碳政策和碳年报”三个支撑工具。

  通过运用该体系,深圳国际低碳城片区将在碳生产力、碳智慧化管理、碳标准上,目标打造成为全国领先的“双碳”实践基地,建设成为一个智慧、创新、动力十足的“双碳”示范片区。

   

  多年来,国际低碳城见证了龙岗区在低碳领域的诸多先行探索。

  此次发布的《碳管理导则》更加聚焦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相关指标和任务更加细化、实化、具体化,将为国际低碳城片区绿色生产、绿色生活、绿色能源等发展提供高效精准指导建设和管理,将低碳城打造成为“低碳+生态+科技+文化+博览”复合功能区、碳达峰碳中和的先行示范样本,擦亮低碳城品牌和国际影响力,助力国际低碳城加速成为深圳绿色发展的先行之地。

  发布核心成果,“2+3”碳管理体系呈现四大亮点

  《碳管理导则》明确“2+3”碳管理体系,探索国际低碳城下一阶段碳管理模式。

  具体而言,“2+3”碳管理体系指,以国际低碳城“碳指标”管理体系和“碳单元”规划体系为两个管理体系,辅以“碳技术”“碳政策”“碳年报”三个支撑制度,首先以实施为导向建立“碳指标”体系,通过“碳单元”分类分级进行精细化管理,同时提供“碳工具”和“碳政策”促进碳理念的全面落实,最后通过“碳年报”实现全过程跟踪。

   

  据龙岗区重点区域规划建设管理署有关负责人介绍,全新出炉的《碳管理导则》具有四个亮点:

  一是协同低碳与发展,探索兼顾降碳和增长的发展模式;创新提出以提升区域“碳生产力”为目标,构建评估各领域减碳潜力的“碳指标”管理体系,共形成五大领域22项指标,对2030年前绿色能源、绿色生活、绿色生态、绿色产业和绿色配套制定了系列工作安排。

  二是统筹整体和局部,分类分级精细化提供低碳空间环境。以“碳单元”为路径,创新碳资源高效精细化管理。目前,龙岗区在国际低碳城内划定了三大类共30个碳单元,并以国际低碳城启动区和坪地北片区为试点,编制“碳单元”实施方案。

  例如,国际低碳城启动区将以丁山河沿线作为应用场景之一,应用绿色生态低碳技术营造舒适气候,远期打造全场景覆盖的零碳城市先导区。坪地北片区则将探索屋顶光伏应装尽装,力争片区未来可再生能源利用率不低于6%的目标。

  

  三是构建“碳技术”工具箱,支撑碳排放动态管理的低碳数字化范式。各类低碳技术在哪些场景可以应用、技术成本和技术成熟度如何.....这一工具箱将如同一部“字典”,为企业和政府部门各类项目低碳建设要求提供技术和政策的支撑。

  四是以发布“碳年报”为展示媒介,对标国际,依托低碳城论坛发布年度报告,持续总结国际低碳城“双碳”行动成效。

  

  编制过程反复论证,收获专家智囊团广泛肯定

  深圳国际低碳城作为全市唯一以低碳城命名的重点区域,承担着探索绿色低碳发展模式的重要使命。今年10月发布的《深圳市碳达峰实施方案》也提出要“高标准开发建设深圳国际低碳城”。 

  


  在“双碳”新背景下,龙岗区重点区域规划建设管理署今年4月启动《深圳国际低碳城碳管理导则》研究工作,期间多次组织开展专家工作坊、重点企业调研、部门座谈、长三角案例考察、向居民企业发放调查问卷等,通过广泛的工作研讨和实践验证,形成了《碳管理导则》“2+3”碳管理体系核心成果,进一步响应国家“3060”碳排放目标。

  今年11月初,《深圳国际低碳城碳管理导则》项目成果专家咨询会在未来大厦举办。来自规划设计、城市科学、生态韧性、低碳能源等城市可持续发展领域的专家组成员积极建言献策,项目成果收获广泛肯定。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副院长李迅表示,该成果指导思想明确,技术路线清晰,研究内容完整,坚持了国际低碳城引领性的使命,成果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研究领域和实践领域又实现了一次新的超越,实现了深圳国际低碳城碳管理机制的又一次创新。

  

  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原副总规划师张一成表示,《碳管理导则》在视野、站位以及系统性上都有大幅提升,未来期待看到城市更新与空间与低碳发展目标相结合的探索,在能源战略中突出新能源的战略地位,特别是在研发、关键技术生产以及技术推广方面。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绿色基础设施研究所所长、碳中和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栾博认为该项成果具有创新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期待未来国际低碳城在新能源领域有更多布局。

  以低碳城为场域,探索可复制的绿色发展经验

  多届国际低碳城论坛,都见证了龙岗区在绿色低碳方面的创新探索和先行先试。

  早在十年前,工业大区与绿色低碳结缘,开启了求索之路。在国际低碳城规划之初,该区域便被赋予了成为国家低碳发展的综合实验区的使命,中国第一笔碳市场交易、全国最大的零碳改造建筑群、首届国际低碳高峰论坛的举办地,皆来自位于深圳国际低碳城。

   

  在国际低碳城这块5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一场全方位的绿色改革已凸显成效。

  较建设之初,深圳国际低碳城片区GDP增长2倍,工业产值超亿元企业数量增长3倍,碳排放强度下降68.4%,规上工业万元GDP能耗降至0.073吨标准煤/万元,有效实现了低碳转型。

  位于国际低碳城的企业在碳标签和足迹探索方面取得显著进展,该片区的企业已实现了多个近零碳示范项目,并建成了东部环保发电厂等低碳循环示范项目。 

  

  如今,国际低碳城已逐渐成长为低碳产业的集聚地、低碳生活方式的引领区和国际低碳合作的示范区。

  运用10大技术系统和97项低碳技术的深圳国际低碳城会展中心,丁山河正本清源后的流水碧波,深圳首个近零碳与可持续发展示范社区的新桥世居、“会呼吸”的绿色建筑未来大厦.....这些都是龙岗区持续探索绿色低碳发展经验的印证。

  

  自2013年启动以来,龙岗区持续为国际低碳城高质量开展顶层设计。

  龙岗区在全国率先发布区一级“双碳”顶层设计成果《龙岗区节能减碳总体方案》《深圳国际低碳城综合发展规划》;同时,围绕全国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深圳唯一)和全省第一批碳中和试点示范市(区),编制了《龙岗区节能减碳专项举措》和《龙岗区创建广东省首批碳中和试点示范区实施方案》......

  这一系列规划的落地,推动国际低碳城的绿色发展已从前期点状示范阶段,步入到全面推广实施阶段。

  以国际低碳城为实践场域,此次发布的《深圳国际低碳城碳管理导则》,以“2+3”碳管理体系成果,为政府部门下一步低碳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和企业市场主体入驻国际低碳城提供指导,同时以点带面,为龙岗在更广范围内开展多领域绿色低碳实践提供有益参考,进一步绘就产业大区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双碳”行动路线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