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重拳治水,丁山河、花园河改头换面
“每到傍晚,很多人在丁山河边散步。”望着眼前这一波清水,坪地街道高桥社区工作人员满是欣慰。
花园河与丁山河虽是龙岗河的重要水系,但放在十年前,清如明镜的美景是坪地人难以想象的。曾经的丁山河、花园河水黑发臭、人人避而远之。近年来,坪地街道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始终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先后完成龙岗河、花园河、丁山河治水提质项目,全力打造山清水秀、人水和谐新坪地。
早在2013年,丁山河上游的景观提升工程已经全面启动,2017年初,丁山河综合整治工程正式进场施工,内容包括河道挡墙加固、沿河污水管铺设、景观绿化提升、防洪墙加固改造等。
为打赢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坪地街道始终坚持党员干部唱主角,带头真抓实干、持续攻坚克难,让党员干部充分感受到“身份一亮、做出榜样”的现实意义,带动全系统干事创业的氛围大提升,发挥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主动攻坚克难,为打赢水污染治理大决战提供不竭红色动力。
经过多年的集中整治,坪地街道为丁山河、花园河除黑臭、正本清源、截污改造、修缮岸堤,并且增加亲水设施、给水补水、管养维护。目前,坪地街道已经完成丁山河、花园河、黄沙河等5条黑臭水体消黑和上輋水、黄沙河左支等6条河道综合整治任务,辖区所有河流实现不黑不臭。
今年,坪地街道重点推动丁山河、黄沙河等河流生态修复和景观提升,并且结合辖区生态优势及河岸规划布局特征,进一步优化提升碧道规划设计方案,加快推进屯梓河、丁山河,龙岗河(坪地段)、黄竹坑水库、长坑水库和白石塘水库等碧道项目建设,力争建成50公里以上,形成“水清岸绿、鱼翔浅底、水草丰美、白鹭成群”的优美碧道环,努力实现“幸福河湖、人水和谐”,增强市民对亲水乐水的理解和感受。
抢占“双碳”机遇
打造坪地清新之“肺”
低碳城公园共计占地188911.03平方米,是国际低碳城建设的重要配套设施,也是具有生态碳汇功能的“中心绿肺”。
“今日的征拆是为了明日更好的未来!”坪地街道成立低碳城公园征拆攻坚小组,组建以征拆党员干部为主导,抽调干部、社区干部、村委干部通力协作、评估测绘队伍积极配合的共20人攻坚队伍,联动高桥居民小组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先锋堡垒作用,提前与权利人沟通好征拆事宜,主动召开相关会议号召征拆范围内的权利人配合好征拆工作,打通征拆谈判“中梗阻”,于补偿方案确定当日就完成低碳城公园征拆任务,促使签约跑出“闪电速度”。
同时,坪地街道完善长效保护机制,关停取缔“散乱污危”企业208家。改造升级152个正本清源和雨污分流小区,并于今年推动龙岗河末端调蓄池完工。
亚洲第二大的龙岗河末端调蓄池位于龙岗区坪地街道横岭工业区,该工程于2019年开工建设,该项目将推动绿道水网建设,打通干流和支流的清洁基流通道,是实现“山环水润、产城融合”战略的一个重要环节。
龙岗河末端调蓄池需征地8.38万平方米,涉及房屋85栋,建筑面积5万多平方米。由于涉征土地及房屋权属复杂,涉征对象情况特殊,房屋征拆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区相关部门的全力支持配合下,坪地街道征拆尖兵积极与区抽调干部一同穷尽办法、迎难而上、遇水架桥、逢山开路,将搬迁补偿款拨付时间由常规的3个月缩短至3天,清租时间由常规的4到5个月缩短至1个月,仅用118天全面完成征拆任务,为调蓄池建设提速增效,早日发挥治污消黑关键作用。
同时,坪地街道正在有序推进辖区暗渠整治改造、城中村污水管网及老旧片区的市政雨污管网修复与改造,实现雨污分流、正本清源“十个全覆盖”,确保河流水质达到Ⅳ类以上,让坪地的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空气更清新。
提升坪地颜值
引入“城市管家”服务项目
在今年植树节开展的全民义务植树活动中,坪地街道组织种下2500棵树木,树木种类有五角枫、秋枫、枫香和黄花风铃木,植树绿化面积约1.9万平方米。
鼓励全民营造低碳环境的背后,坪地街道目前森林覆盖率39.4%,树木总量约47万棵,坪地居民人均树木拥有量约1.94棵。坪地街道大力宣传和鼓励坪地居民植绿爱绿护绿,强化居民“爱绿护绿、全民参与”的植树意识,提升市民群众对义务植树工作的感受度、参与度和满意度,有效推动辖区国土绿化高质量发展。
今年,坪地街道坚持绿色低碳引领,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在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城区上提供良好的环境支撑,其中包括推行“城市管家”模式,强化市容环境日常维护、监管和巡查,持续推进“厕所革命”,推广普及垃圾分类,加快白石塘老屋村等活力城村示范项目实施,营造干净整洁的城区环境,持续提升“美丽坪地”颜值。
今年5月,坪地街道引入“城市管家”服务项目,由深能环保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中标,项目服务内容包括坪地街道整个辖区内城市管理,即环卫清扫清运、绿化管养、垃圾分类、路灯管养、爱卫消杀等内容。此举是对原有环卫作业外包服务项目采购方式的重大改革,也是坪地街道与市属国有企业在公共服务领域合作模式的创新实践,助推坪地街道实现精彩蝶变。
同时,坪地街道持续推进扬尘源头治理、泥头车常态化整治行动,对辖区所有工地严格实行表格化管理,强化涉水面源污染管控。为推进生态空间保护和修复,坪地街道推进东部红岭石场、长短坑石场、石碧石场生态修复,推动坪西创世纪片区、中心富乐等农业片区打造成“农业+科普教育”“农业+观光休闲”等农业产业链区域。
为推动海绵城市建设,坪地街道加强引导建筑屋顶绿化、雨水调蓄与收集利用,提高建筑与小区的雨水积存和蓄滞能力,并且加强调蓄设施建设,完成横岭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力争2025年实现全辖区海绵城市建设面积占比达40%。
营造低碳生态环境,积淀低碳文明底蕴,水清岸绿、市容整洁的坪地画卷正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