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岗区2022年度卫生健康工作要点

发布时间: 2022年04月21日 来源:龙岗区卫生健康局 浏览次数:- T浏览字号:

  2022年龙岗区卫生健康系统将紧扣“健康中国”战略部署,贯彻落实龙岗区第七次党代会精神和“一芯两核多支点”区域发展战略,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对标“病有良医”民生幸福标杆的目标,以加快建设“健康龙岗”为主线,围绕“建医院、引团队、强社康、治未病”,努力推动我区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聚焦精准高效防控,持续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

  1.完善疫情防控应急响应机制。加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推动在区疾控中心建设龙岗区公共卫生应急处置中心项目。巩固现有的疫情防控模式,强化疫情防控的组织领导和应急指挥调度,保障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和专项工作组高效运作。强化分析研判和风险预警,加强重点场所、重点人群的人、物、环境监测,发挥发热门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等哨点作用,完善多点触发监测预警机制。建立区属医疗卫生机构“最低储备值、30天满运营、90天日消耗”等储备预警线,做好全区疫情防控医疗物资实物储备工作。(责任科室/单位:局疫情防控各专项工作组、各卫生健康单位)

  2.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工作要求。严格落实入境人员、国内中高风险来深人员隔离医学观察、健康管理、核酸检测措施,强化高风险感染人群闭环管理。加强医疗机构感染防控,坚持院感防控分层分级督查整改和交叉暗访制度,严格预检分诊、发热门诊、隔离病房、门急诊、核酸检测实验室、住院探视和陪护等关键环节管控开展常态化培训演练,压实院感防控责任;严格落实“四早”“四集中”原则,强化有流行病史和(或)发热等新冠十大症状人员排查收治,确保应排尽排、应收尽收。加强社区小区联防联控,巩固社区“三位一体”工作模式,严格落实应急区域核酸检测及常态化核酸检测工作。强化粤港跨境货车司机疫情防控管理。规范健康驿站运营管理,查堵健康驿站感染风险点,降低交叉感染风险。(责任科室/单位:局疫情防控各专项工作组、各卫生健康单位)

  3.抓好疫情防控工作水平的提升。提升密切接触者管理、流行病学调查、新冠病毒检测等疫情处置能力。推进疾控体系建设,持续抓实学校、托幼机构及校外培训机构及重点企业等的疫情防控工作。加快流行病学调查队伍建设,完善统筹指挥机制、应急调动机制、沟通协调机制、现场运行机制、信息报告机制。提升区域核酸检测水平,加强应急储备和指挥调度,全面优化核酸检测“采、送、检、报”机制,做实做细网格化全流程管理。有序推进新冠疫苗接种,重点开展第三剂加强针的接种,并做好各年龄段人群的查漏补种工作。(责任科室/单位:局疫情防控各专项工作组、各卫生健康单位)

  二、聚焦体制机制改革,大力优化卫生健康服务体系

  4.优化医疗资源布局。落实基层医疗集团健康管理责任区域,补齐专科资源短板。鼓励二级、一级综合医院转型为社区医院、康复医院、医养结合医院,重点推进医养结合、康复、护理、安宁疗护等服务项目。支持区第二人民医院按照三级医院设置及建设,区第五人民医院转型为康复医院或社区医院,区第四人民医院按照三级老年病专科医院设置及建设。完善分级诊疗体系,支持基层医疗集团牵头医院重点发展专科专病门诊,全科门诊服务逐步下沉至社康机构。(责任科室/单位:医政科、妇社科、医管科、区属各医院)

  5.完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健全龙岗中心医院集团、区人民医院集团、区中医医疗集团管理架构,建立由各医院党委书记共同组成的集团党委领导负责制。完善7个管理中心和9个资源共享中心组织架构,加强集团内床位、号源、设备的统筹使用。完善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制度,将分级诊疗、基层医疗集团等医改项目纳入公立医院区属医院绩效考核。推进三级医院DRG付费改革和按病种分值付费改革。优先选取稳定性好、高值高频的检查检验项目实现区属公立医院结果互认。(责任科室/单位:医政科、党群事务中心、妇社科、医管科、人事科、财资中心、区属各医院)

  6.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以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为抓手,提升医院运营管理效率和医疗服务质量,力争各参评医院较上年度全国排名有所提升。完成全区12家公立医院巡查及整改“回头看”,以问题为导向,推动公立医院持续完善医疗管理体系。依托7个区级质控中心建立健全区级医疗质控标准,开展多层次培训及督导,推动医疗、药事、护理、PCR实验室等服务同质化、上水平管理。持续改善医疗服务,继续推行延时门诊、错时诊疗等特色便民诊疗服务,逐步推广“全院一张床”“一站式诊疗”,公众满意度力争保持全市中上水平。扩大看一次病普及一次健康覆盖面,将区属公立医院打造成健康科普阵地。大力推进“互联网+护理”“互联网+药学”工作,创新推动安全有效的新型护理服务模式,开展“线上、线下”延伸性医疗护理服务。(责任科室/单位:医管科、医政科、智慧健康中心、区属各医院)

  7.提升医院运营管理水平。运用“公立医疗机构经济管理年”“大型医院巡查”等活动的督导检查结果,构建全面预算管理信息系统,实行线上管控,真正落实三级归口管理机制。健全公立医院财经制度体系,形成经济管理长效机制。强化绩效考核,根据绩效评价结果制定基本医疗服务补助考核资金的分配方案。配齐三级公立医院总会计师,为医院的运营管理、业务发展、风险管控及资本运营等重大事项提供决策支撑和监督。持续推进各卫生健康单位DIP/DRG/医保绩效系统建设,落实DIP引领下的MDT运营管理机制。(责任科室/单位:财资中心、人事科、智慧健康中心、区属各医院)

  8.加强医疗设备配置和管理。积极开展医院100万元及以上大型医疗设备效益评价工作,每月监控500万元及以上大型医疗设备效益情况。大力支持国产医疗设备配置,除重点建设的专科专病专技所需设备外,其他原则上应使用国产设备,逐年提高我区公立医院国产医疗设备占比。结合公立医院性质、定位、经营状况及医疗设备(信息化建设)需求、效益指向(经济/社会/科研)等,科学设置医院与财政对医疗设备(信息化建设)购置成本的分摊范围及分摊比例,以共担成本的方式强化公立医院对医疗设备投资的决策责任,并有效减轻财政投资负担。(责任科室/单位:财资中心、纪审科、医政科、各卫生健康单位)

  9.持续推进医用耗材精细化管理。按照全市的统一部署,支持区属医院加快在深圳阳光平台采购交易医用耗材,做到“应采尽采、及时补录”;持续开展医用耗材产品编码比对,加快实现与深圳阳光平台的数据对接。支持区内公立医院继续探索医用耗材联合采购,由龙岗中心医院集团、区人民医院集团、区中医医疗集团分别牵头,主要对原有合同到期(或即将到期)的联采品种进行综合评价,以全区公立医院的使用量进行价格谈判和联合采购,降低耗材采购价格。加大高值耗材治理,规范医用耗材全流程管理,加强临床应用监测和评估,提升药械不良反应监测报告能力,规范医疗服务行为,严控不合理使用。(责任科室/单位:医管科、区属各医院)

  10.推动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召开全区中医药大会,制定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方案,以中医医疗集团为抓手,完善中医医疗服务体系,深化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依托深圳市中医治未病质量控制中心,推进“九体医学健康计划”,规划建设深圳市治未病研究院。打造3个旗舰中医馆。深化130余家社康机构“治未病工作站”建设,加强中医适宜技术在社康机构全面推广。组建中医重点实验室,依托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三名”工程的技术支撑作用,在区属综合医院充分利用中医优质资源融入临床日常管理,推进中西医结合诊疗规范、临床路径制定及完善。深入推进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进家庭、进社区,打造中医药健康文化传播品牌。成立龙岗区中医药学会,评选龙岗区中医药发展突出贡献者及龙岗区名中医。(责任科室/单位:医政科、妇社科、智慧健康中心、区属各医院)

  11.优化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流程。持续推进“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政务服务事项实现100%“最多跑一次”,平均跑动次数压缩至0.3次以下。持续推动“秒报秒批一体化”改革,推进审批事项、流程和规则标准化,推广更多事项实现“无感申办”。协力推进“湾区通办、跨城通办”“跨省通办”,落实卫生健康居民政务服务事项通办目录,构建集成高效便捷的立体化服务体系。加大医疗机构执业监管平台建设力度,实现医疗机构首次执业登记的信息系统建设的审批前置工作、医疗机构开展网上中医服务工作及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证照分离”改革的要求。加强诚信应用建设,停止受理和审批涉恶医疗机构办理执业许可事项申请。(责任科室/单位:法审科、各相关卫生健康单位)

  12.加强医疗服务多元化监管。持续加强监管力量、监管机制、监管平台建设,注重监管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医疗技术,实现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法治化、规范化、常态化,不断提升监管效能、服务效能、执法效能。深入开展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加大力度整治医疗卫生行业乱象,确保黑恶势力违法犯罪得到根本遏制。持续深化平安医院建设,维护诊疗秩序保障医疗安全。继续开展“民营医疗机构管理年”活动,加快民营医疗机构信息系统建设,健全医疗机构依法执业自查制度,实施民营医疗机构诚信分级管理。推行医疗服务分级分类差异化监管,强化医疗美容等行业热点难点监管措施,保持打击无证行医、打击“两非”的高压态势,构建联合整治长效监管机制。加强医疗机构传染病监督,协助推广医疗废物分类收运智慧管理平台。(责任科室/单位:医管科、法审科、区卫监所、各公卫中心)

  13.加强公共卫生监督。全面开展卫生监督巡查工作,组建综合巡查工作组和专业巡查工作组;建立健全巡查情况的核实、总结、反馈工作机制,制定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探索游泳池“在线监测系统”和游泳池“自动加药系统”,争取试点泳池水质在线监测系统配置运行。做好卫生监督信息公示,实施卫生监督量化动态管理,对确实不符合管理要求及受行政处罚单位进行降级处理,提升辖区内量化评级A级的公共场所数量。强化学校卫生监督,提高我区学校综合卫生评价A级比例。高效做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做好跨部门联合检查。(责任科室/单位:公卫科、法审科、区卫监所、各公卫中心)

  三、聚焦硬件软件建设,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14.加快推进公立医院建设。大力推进市、区18个已开工重大项目的建设,区人民医院健康管理服务中心、龙岗中心医院门急诊大楼修缮改造工程、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改扩建工程一期项目实现完工;区耳鼻咽喉医院迁址重建工程实现主体结构封顶;区妇幼保健院改扩建工程等项目完成基坑基础工程,进入主体施工阶段。持续协调推进市吉华医院、市第三儿童医院等市属项目建设工作,为市吉华医院主体施工单位进场、肿瘤医院质子肿瘤治疗中心新建变电站建设工作创造有利条件。按《龙岗区公立医院建设医院筹建工作事项工作指引》开展运营筹建工作,跟进好设备、信息化配套、物资和物流系统的采购工作,切实缩短建设项目从竣工到投入运营的时间。千方百计完成卫健系统年度固投任务。(责任科室/单位:项目推进中心、财资中心、智慧健康中心、各相关卫生健康单位)

  15.统筹抓好卫生信息化建设。出台《龙岗区“十四五”智慧健康发展规划》,完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及业务系统建设,以信息化为手段支撑、引领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继续加快推动《龙岗区新建医院信息化基础建设工程(骨科医院一期)》《卫健信息系统提升完善工程项目》等8个局统筹信息化项目建设。力争《龙岗区传染病智慧化多点触发监测预警平台》年底前立项。统筹推进《龙岗区人民医院健康管理大楼配套信息化项目》《龙岗区第四人民医院原址改扩建信息化基础建设》新建改扩建配套信息化项目。完善龙岗健康在线社康预约、推进社康支付等功能,争取龙岗健康在线微信公众号用户突破200万。(责任科室/单位:智慧健康中心、各相关卫生健康单位)

  16.积极推进智慧医院建设。致力于将5G、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广泛应用在医院服务和管理中,推进医疗领域机器人等在区属重点医院应用示范,打造智慧化现代医院。对标国家电子病历、互联互通、智慧服务、智慧管理评级体系建设,将我区公立医院信息化水平提升至全市前列。整合区域内现有的互联网医院资源,继续推进龙岗中心医院、区人民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龙岗)互联网医院建设;推动龙岗中心医院、区第三人民医院参加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四级甲等测评建设;推进各公立医院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评价建设,推动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龙岗)等医院开展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评价五级建设;推动部分医院启动智慧医院建设,探索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应用,进一步提升便民惠民服务能力。(责任科室/单位:智慧健康中心、区属各医院)

  17.大力吸引高端优质医疗资源合作办医。深入推进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学院附属医院、区人民医院“哈佛大学Joslin糖尿病中心中国糖尿病培训基地(深圳)”、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深圳内分泌代谢病中心等项目建设。以打造龙岗国际医疗合作先行区为目标,推进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学院深度合作。推进龙岗中心医院、区妇幼保健院与汕头大学医学院共建附属医院,鼓励其他区属医院与省、市区域医疗中心以及高水平医疗团队及医学院校合作。(责任科室/单位:医政科、区属各医院)

  18.整合辖区科研资源搭建科研平台。整合4家三甲医院和区耳鼻咽喉医院等具备一定科研基础的医院及具有科研能力的人才组建区属研究员团队。推动与高水平医院、医学院合作联合申报科研项目,按比例分配科研项目经费,原则上其他医院不再新建医学实验室和新招聘研究员。统筹附属医院建设融入全区医疗行业一体化发展,鼓励三级医院建立博士后工作站、研究生培养点及临床药理基地,探索建立教学基地共享模式,支持“三甲”医院创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鼓励区属“三甲”医院与高等医学院校合作开展特色鲜明、差异发展的示范性研究型病房。支持医疗卫生机构与企业联合建立医学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专业机构,以成立深圳市治未病研究院为试点建立新型研发机构,提升区内支撑产业发展的临床研究能力。(责任科室/单位:医政科、区属各医院)

  19.统筹推进临床专科建设。启动新一轮区级重点专科、专病、专技建设评估工作,对区属公立医院前期遴选出的20个优势专科、21个优势病种、40个优势专技挂牌区重点学科建设单位(筹),以4年为一个周期开展区重点学科评审。推广特色医疗服务项目,以区医学会换届为契机,选取1-2个学科专业委员会,或区重点发展学科建立的攻关技术小组,牵头联合辖区市、区属公立医院共同参与研究的新项目或成熟度高的适宜技术在全区推广,每年至少推动一个新项目、新技术,对予以成功推广并形成可复制经验的项目给予适当激励措施,提升辖区医疗服务技术,实现全区公立医院特色化、差异化发展。(责任科室/单位:医政科、财资中心、区属各医院)

  20.高效推进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修订印发龙岗区卫生健康人才政策及实施细则,完善卫生健康人才引进激励体系和评价机制,做好政策宣贯,组织开展首批特聘岗位评聘工作。结合全区重点专科建设,开展“学科尖兵”培养项目,支持10个重点学科20名学科骨干进修培养。指导医院制定完善协议工资方案,鼓励对引进的特殊人才实行协议工资,充分调动人才工作积极性。组织开展第二批41个柔性引才项目评估考核,建立健全全职引才考核抽查机制,严把人才考核质量关。深入开展公共卫生人才队伍调研,尽快补齐公卫人才结构短板。(责任科室/单位:人事科、医政科、各卫生健康单位)

  21.加强行业法治建设。着力提升12家公立医院法治建设质量,统筹好卫健系统16家下属单位法律顾问工作。推进重大行政处罚法制审核工作,规范卫生健康行政执法行为。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稳步提升行政执法能力。加强行政执法主体和执法人员的规范管理,强化执法人员经培训考试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加大行政执法案卷自查力度,规范行政执法文书格式,规范行政执法案卷归档。有序开展计生案件调查和计生审核工作,确保调查和审核零失误。(责任科室/单位:法审科、各卫生健康单位)

  22.抓好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工作。以隐患排查整治为主要抓手,深入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事故灾害风险评估、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等工作,确保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向好。开展安全生产、消防安全隐患排查,全面实施消防安全综合整治,举办安全知识和突发状况应对技能培训。持续推进AED使用暨急救技能普及工作,依托龙岗中心医院急救培训基地及全区医疗卫生机构面向社区、市民开展常态化急救技能培训。(责任科室/单位:应急科、医管科、红十字会、各卫生健康单位)

  四、聚焦品质内涵提升,完善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体系

  23.加大重大传染病防控力度。做好人禽流感、季节性流感、手足口病、麻疹、水痘等疫情的监测、预警与应急处置工作。以蚊媒监测为重点,强化病媒生物监测。规范处置各类聚集性疫情和输入性病例,严防疫情扩散。继续按照《龙岗区第四轮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工作方案》要求,做好示范区创建工作,持续落实艾防各项工作和目标任务。加强性病、结核病病例报告质量管理和疫情监测数据分析,持续推进龙岗区淋病和生殖道沙眼衣原体综合防治项目,持续推进结核病患者管理、进一步加强学校结核病防控。(责任科室/单位:公卫科、区疾控中心、其他卫生健康单位)

  24.健全职业健康工作体系。依托“职业健康巡查”小程序,尽快摸清辖区内企业底数,推动街道职业健康日常巡查工作有效落实;推动指定的5家公立医院开展职业健康检查项目扩容增项工作,实现对我区四类常见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查项目(粉尘、化学、噪声、振动)的全覆盖,同时鼓励其他公立医院推进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备案工作,持续提高职业检查服务能力。加强职业病危害隐患排查治理,以机械、轻工、建材、化工、人造宝石加工等行业为重点,确保重点监管企业监督覆盖率100%。推动职业卫生风险预警和评估机制建设,推进职业卫生分类分级监管工作。(责任科室/单位:公卫科、区卫监所、区疾控中心、各公卫中心、区属各医院)

  25.加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治。加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管理,通过改进方式、方法,多措并举,确保全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60%。继续推进小学二年级学生六龄牙免费窝沟封闭,保质保量完成年度13000人的目标任务。在全区所有街道社区实施重点癌症筛查工作,完成10000名居民癌症高风险评估,提高工作覆盖面和受众人群数量。加大培训力度,提升我区慢性病防控人员专业素质;加强督导检查工作,采用区域社康加大督导频次、普通社康抽查和集中督导相结合的方式,确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责任科室/单位:公卫科、区慢病院、区社管中心、各公卫中心、区属各医院)

  26.强化精神卫生工作。完善社区关爱帮扶工作机制,推动非户籍患者社区康复,加强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救治救助工作。完善患者区域流转机制,进一步落实离深患者通报制度,同时定期开展社区筛查排查,做好分类管理和治疗。提升基层精防人员管理水平,加强社区“五位一体”人员培训,提高随访服务质量和基层管理服务水平。为新冠感染者、集中隔离人员、防控工作人员、其他重点人群等做好人文关怀和心理援助工作。完善精神卫生和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为各类人群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组织各部门各街道对照市对区督导评估标准,完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责任科室/单位:公卫科、区慢病院、区社管中心、各公卫中心、区属各医院)

  27.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严格按照联防联控机制,督促指导各部门严格落实“四方责任”,确保防蚊灭鼠措施落实到位,有效预防登革热、出血热的暴发流行。强化公共场所病媒生物防控服务质量的监督检查,落实“四害”密度常态化监测。加强环境卫生常态化整治,落实“三个一”环境卫生整治制度。加强健康驿站、疫苗接种点、核酸采样点等重点区域周边病媒生物防控服务质量的监督检查,避免疫情叠加风险。落实长效管理机制,做好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常态化迎检工作。以区属医院和社康机构厕所专项整治行动为抓手,提高全系统公共厕所服务水平。规范爱卫会各成员单位的工作协作机制,完善爱国卫生工作体系。(责任科室/单位:爱卫中心、各街道爱卫办、各卫生健康单位)

  28.扎实推进健康教育与促进工作。制定《龙岗区健康教育与促进三年发展计划》,找准发展路径和发展方向。持续开展居民健康素养监测,分析居民健康素养影响因素并开展有针对性的综合干预。落实深圳市健康素养促进项目,持续推动传染病、慢性病、妇幼健康、中医药健康素养工程。区属公立医院加快建立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激励约束机制,贯彻落实《深圳市公立医院健康促进工作规范(试行)》,统筹指导社康中心做好健康教育工作。开展健康教育人员专业培训和健康技能比赛。实施健康知识普及行动,加强健康教育阵地建设,开展健康素养大赛、健康展览等特色活动。修订完善区级健康科普讲师团并有效运作,构建健康科普知识发布和传播机制。加强青少年、妇女、老年人、高危人群等重点人群的健康教育,重点推动学校健康教育制度。推动健康社区、健康促进企业、健康促进学校(幼儿园)等“健康细胞”工程建设提质。加强控烟宣传,开展无烟单位创建,达到100%建成无烟单位目标。(责任科室/单位:健促中心、公卫科、妇社科、老龄管理中心、各卫生健康单位)

  29.提升社康中心服务能力。制定《龙岗区2021-2025年社康机构设置规划》,推进10家以上社康机构建设,开展3家社区医院、38家社康中心、9家社康站选址工作。坚持早部署早谋划原则大力推进社康机构诊疗量占比指标的提升。加大全科医生招聘和转岗培训力度,加快转岗轮训进度,力争年度内转岗考核通过率达到90%。探索完善社区护士、公卫医师岗位职责,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展社区护士专科化培训,提升社区护士慢病、老年人等健康管理能力。在社康中心试行开设糖尿病护理门诊,由糖尿病专科护士开展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血糖及胰岛素管理等工作。组织基层医生参加精神科医生转岗培训,提升社区精神病人治疗管理服务能力。探索社区健康网格化管理,通过持续推进健康大数据应用发展,争取医疗卫生信息资源与网格数据对接,精准匹配至居民所在社区、楼栋,有效推动居民-社区-医院健康服务闭环管理。(责任科室/单位:妇社科、公卫科、人事科、财资中心、智慧健康中心、老龄管理中心、区社管中心、区疾控中心、区慢病院、各社康中心举办医院)

  30.扎实推进妇幼健康工作。通过建立片区管理责任制,加强危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的建设,引进产科人才,加强基层医院督导,加强妇幼健康宣教工作等方式,加强孕产妇死亡防控。强化出生缺陷三级防控工作,开展婚前检查一站式服务,推进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开展产前筛查与产前诊断,扎实推进新生儿筛查。加强儿童保健服务体系建设,促进辖区儿童保健专科学科发展。推进青少年发展项目,发挥“区青少年健康教育讲师团”资源优势,全面落实青春期健康教育。开展青少年保健师资队伍培训,建立医校合作及转诊网络。开设青少年保健流动咨询门诊,建立线上青少年保健咨询、指引平台。推进创新宫颈癌综合防治模式试点工作,开展目标人群“两癌”防治知识宣传,扩大“两癌”筛查覆盖面,宫颈癌免费筛查不低于5万人,乳腺癌免费筛查不低于4万人。(责任科室/单位:妇社科、区妇幼保健院、区属各医院)

  31.提升老年人健康服务水平。做实做细老年健康与医养结合工作,规范服务流程及管理路径,提升老年群体健康水平完成105家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创建,助力老年友好社会建设。借助敬老节,协调街道、社区开展“敬老月”慰问及系列活动,构建养老孝老敬老社会环境。维护幸福老年合法权益。优化老年人意外保障。按照市最新标准,调整我区户籍老年人意外保险方案。开展书画展、文艺汇演等活动,提高老年人生活品质。(责任科室/单位:老龄管理中心、各相关卫生健康单位)

  32.深化“幼有善育”龙岗模式。继续推进街道普惠托育建设,提请“街道普惠托育机构建设”纳入2022年区政府民生实事,逐步实现街道普惠托育机构全覆盖。完善托育综合监管制度,按照《龙岗区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实施方案责任分工表》,多措并举规范托育机构管理,建立治理“回头看”常态化机制,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保障婴幼儿安全健康。(责任科室/单位:老龄管理中心、各公卫中心、区妇幼保健院)

  33.抓好红十字会工作。开展红十字急救知识进校园、进社区公益培训活动50场次、开展急救知识宣传活动13场次;组织各公立医院医务社工开展医患联谊、贫困关爱等各类主题活动70场次;积极开展器官捐献宣传活动,配合区中心血站开展无偿献血宣传活动。积极开展世界红十字日、世界急救日主题宣传活动,普及群众性急救知识,弘扬红十字会精神。(责任科室/单位:红十字会、区中心血站、区属各医院)

  34.深入推进计划生育服务管理转型。进一步推进“青春健康·生命之舞”项目进学校工作,提高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水平。加大政府购买独生子女家庭意外伤害保险宣传力度,扩大受益人群覆盖面。进一步完善计生特殊家庭精准化帮扶工作。开展“妈宝课堂”等优质品牌项目,做好优生优育指导工作。全面提高全员人口信息系统数据质量,开展二次全员人口信息数据质量清理清查活动。(责任科室/单位:人口科、计生协、各街道公共服务办)

  35.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工作。扎实做好对海丰县赤坑镇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突出抓好赤坑镇卫生院的帮扶工作,由龙岗中心医院和区社管中心从接受医务人员进修学习、专家定期会诊、人才培养、业务指导、医疗设备捐赠、基础设施改善等多方面给予支持和帮扶,助力赤坑镇卫生院水平的提升。扎实开展卫生对口支援广西百色靖西市、那坡县,江西寻乌县和新疆喀什市工作,选派医护人员开展技术帮扶,提高当地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积极落实消费扶贫工作部署,开展对口帮扶地区消费扶贫工作。(责任科室/单位:办公室、医政科、人事科、财资中心、各卫生健康单位)

  五、聚焦全面从严治党,切实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

  36.层层压实党建主体责任。坚持把深学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持续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坚持和完善第一议题学习制度,持续以党建工作绩效评估推动党建责任落实。落实《区委卫健工委贯彻落实<广东省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实施方案》,修订《中共深圳市龙岗区委卫生健康工作委员会2022年度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绩效评估办法》,制定《区委卫健工委党建工作例会制度》,定期听取各党组织党建工作汇报。(责任科室/单位:党群事务中心、各直属党组织)

  37.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推行“把支部建在科室上”,利用2022年基层党支部集中换届,调整优化基层党支部设置。全面推开“五星级支部”创建活动,高标准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建立完善党支部参与科室业务发展、人才引进、薪酬分配、职称职级晋升、评先评优、设备配置等重大问题决策的制度机制。打造基层党建“卓越品牌”,聚焦“四史”教育、城市基层党建、党建引领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等三大主题,在卫健系统创建基层党建示范点。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坚持把公立医院党的建设与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紧密结合,同步规划,同步推进。提高公立医院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运行质量,深化公立医院“四有”工程建设。推动二级以上公立医院成立党委,公立医院全面实施“头雁工程”和“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加强对我区社会办医疗机构党建工作的统筹指导,完善行业“两新”组织“三同步”机制,常态化推进“应建尽建、应联尽联、应纳尽纳”。(责任科室/单位:党群事务中心、纪审科、人事科、各直属党组织)

  38.强化党建引领重大任务落实。继续实施“攻坚堡垒、实干先锋”创建活动,不断深化固化党建工作和中心工作双融双促机制体系。将全系统中心工作、重大项目转化为攻坚任务和事件清单,实施“清单上榜、项目推进”,组织基层党组织主动认领攻坚项目,发动党员带头攻坚,推动各项重大任务迅速落地落实。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围绕中心工作找准基层党组织发挥作用的切入点,推行“支部建在中心工作上”,在实施综合改革试点、高水平医院建设等重点任务、重点项目一线设立临时党组织、功能型党组织、项目化党组织。在疫情防控和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中,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作用。(责任科室/单位:党群事务中心、各卫生健康单位)

  39.抓好干部队伍建设。规范区属公立医院福利待遇,推进区属公立医院党政主要负责人目标年薪制试点工作;根据市统一部署,研究建立薪酬总额动态调整机制,对公立医院总量内人员实行一体化的薪酬分配制度,实现同岗同绩同薪,规范公立医院薪酬管理。完成区疾控中心、区人民医院、区第三人民医院3家处级单位领导班子换届工作。指导区属公立医院中层换届工作,优化中层干部结构。(责任科室/单位:人事科、各卫生健康单位)

  40.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持续加大执纪问责力度,对投诉举报、案件线索必核必查,对违纪违法问题“零容忍”。完善工作机制,运用“四种形态”做好巡察整改和案件查办的“后半篇文章”。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实行敏感岗位干部全系统交流轮岗。加快推进智慧监督平台建设,实现试点医院与区、局级智慧监督平台互联互通。结合医疗行业特点开展廉政教育“定制课”,营造浓厚的廉洁从业氛围。配齐配强下属单位纪检监察队伍。(责任科室/单位:纪审科、人事科、各卫生健康单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