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龙岗区统计局 > 统计分析

经济总体稳健 工业实现突破

发布时间: 2016年05月18日 来源: 浏览次数:- T浏览字号:

  ——龙岗区2016年一季度经济运行分析  

  今年一季度,全区上下继续实施“两高两创”战略,全面落实“东进战略”,以创新谋发展、以转型促升级,争创“一心四区”新格局,全区经济运行较为平稳,工业经济较快增长,财税高速增长,消费筑底回升,为实现全年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一、主要指标完成良好

  一季度,我区七项主要经济指标中除出口总额外均实现正增长,其中,工业、财政和税收这三项指标实现了高速增长,地区生产总值、消费指标实现了较快增长,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由年初负增长转为正增长。详见下表:

  一季度我区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表

  指标名称

计算单位

一季度总量

同比增长(%)

  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

  646.58

  14.0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

  亿元

  432.17

  22.1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

  145.72

  9.1

  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亿元

  83.48

  1.8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亿元

  78.80

  53.7

  税收总收入

  亿元

  198.29

  35.0

  出口总额

亿美元

  77.21

  -2.4

  二、经济运行亮点突出

  (一)经济总体稳健,质量效益提升

  今年一季度,我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46.58亿元,同比增长14.0%,增速排名全市第一,是唯一一个两位数增长的区。实现地均生产总值1.67亿元/平方公里,比去年同期增加0.36亿元/平方公里,地均税收0.51亿元/平方公里,比去年同期增加0.13亿元/平方公里,经济集中度增强。万元GDP水耗11.08吨,下降14.8%,万元GDP电耗449.31千瓦时,下降6.7%,能源利用率提高。

  (二)工业强势引领,实现高速增长

  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1364.17亿元,增长19.6%;实现增加值432.17亿元,增长22.1%,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6.1个百分点,增长势头迅猛,表现大幅优于去年同期。工业经济充分发挥了引擎作用,有力推动了我区总体经济平稳运行。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相关指标趋势图

  龙头企业引领增长。一季度我区百强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为1165.31亿元,增长44.1%,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25.7个百分点,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85.4%,对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贡献率超过100%。一季度,我区工业百强企业中总产值实现正增长的企业有64家,其中50家实现两位数以上增长(17家实现倍数增长);十强企业中除三家负增长外,均实现较快增长。

  支柱行业贡献重大。一季度,我区规上工业三大支柱行业均实现较好发展,尤以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发展迅猛,实现产值1090.79亿元,同比增长34.2%,占我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的80.0%,是我区工业的支柱行业,有力带动了我区工业平稳增长。

  一季度工业产值前十行业一览表

  行业名称

  产值(亿元)

  增长(%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1090.79

  34.2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63.85

  14.3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49.41

  13.3

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

  20.27

  -22.5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18.02

  -29.2

  金属制品业

  15.72

  -4.5

  通用设备制造业

  13.74

  -11.5

  家具制造业

  11.58

  1.8

  专用设备制造业

  11.49

  -10.6

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

  9.12

  6.2

  企业销售情况良好。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产值1381.48亿元,增长27.6%,产品销售收入1483.48亿元,增长34.7%,产销率为101.27%,销售情况良好。从工业产品销售结构来看,实现出口交货值549.23亿元,增长10.1%,占比39.8%,比去年同期回落7个百分点,出口需求略有萎缩。

  (三)新兴产业持续发力

  一季度,我区新兴产业(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四大未来产业)继续延续迅速增长的态势,实现增加值406.04亿元,增长45.1%,占地区生产总值的62.8%。新兴产业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增加值最多(331.01亿元)、增长最快(49.6%),是我区新兴产业的排头兵。四大未来产业也实现了快速增长,其中生命健康产业增长18.2%,海洋产业增长36.9%,航空航天产业增长20.7%,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和智能装备产业增长49.1%

  (四)消费筑底回升,汽车销售抢眼

  一季度,我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45.72亿元,增长9.1%,相比去年同期大幅提高7.1个百分点,从去年政策性底部到今年恢复性增长,显示消费市场运转良好。

  批零住餐双双增长。一季度我区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32.60亿元,增长7.9%,占社零总额的91.0%;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3.11亿元,增长22.7%,比去年同期提高8.0个百分点,增速比批发零售业快14.8个百分点,占全区社零总额的9.0%。一季度,我区共有限额以上商业企业377个(批发零售企业317个,住宿餐饮业企业60个),比去年同期增加45个,其中限上批零企业实现商品销售总额99.20亿元,略降0.7%;限上住餐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13亿元,增长19.6%

  汽车销售成绩突出。一季度,在限额以上批零企业商品销售总额中,六大类商品“三涨三跌”,其中日用品类、家电和音响器材类、石油及制品类分别下降3.5%13.5%9.2%;食品饮料烟酒类、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汽车类分别增长5.2%20.2%46.8%,尤其是汽车类,经历了去年的蛰伏后,强力反弹,实现销售额14.88亿元,占社零总额的比重10.2%,成绩喜人。

  一季度限额以上批零企业六大类商品销售情况表

  项目名称

1-3月累计(万元)

同比增长(%

  合计

  992013

  -0.7

  在总额中:

  食品饮料烟酒类

  277463

  5.2

  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

  72438

  20.2

  日用品类

  16072

  -3.5

  家电和音响器材类

  19172

  -13.5

  石油及制品类

  48313

  -9.2

  汽车类

  148842

  46.8

  重点企业表现良好。一季度,我区商业企业20强实现零售额20.80亿元,占全区比重为14.3%;增长34.4%,高于全区平均水平25.3个百分点。20强企业中,除中油碧辟公司因减少三家油站负增长、阳光湾畔百货公司略有下降外,其余企业均为正增长,尤其是14家汽车企业,在经历2015年的低谷后呈现恢复性反弹,有4家企业实现倍数增长,9家企业两位数增长;百森鞋业、家顺康食品、沃尔玛、华盛商业四家百货类企业也实现了两位数的快速增长。重点企业的快速增长为全区社零总额作出重大贡献。

  (五)投资低速增长

  一季度,我区实现固定资产投资总额83.48亿元,增长1.8%,与1-2月负增长2.7%相比,提高了4.5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提高0.2个百分点,其中,房地产投资项目59.16亿元,非房地产投资24.32亿元,投资仍以房地产为主。

  城市更新项目进展迅速。一季度,我区共有城市更新项目34个,比去年同期增加6个,完成投资39.1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0.60亿元,同比增长37.1%,城市更新项目进展较快。从项目来看,计划总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24个,最多的是佳兆业中央广场(116亿元);一季度完成投资最多的项目是东城中心花园(4.20亿元),其次是佳兆业中央广场和杨梅岗格水村城市更新项目(均为4.00亿元),完成投资超亿元的项目有13个,共完成投资30.40亿元,占比达77.6%

  重点区域建设有序推进。重点区域开发建设是打造“一心四区”的重要抓手和关键举措,2016年我区“4+2” 重点区域(坂雪岗科技城、大运新城、国际低碳城、平湖金融与现代服务业基地4个市级重点区域,宝龙高新园、阿波罗未来产业园2个区级重点区域)共有项目221个,一季度在建在统项目76个,完成投资23.33亿元,占全区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27.9%。项目最多的是坂雪岗科技城,共有在建项目24个,一季度完成投资11.15亿元,占全区比重为13.4%

  (六)财税高速增长,民生支出提高

  一季度,我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78.80亿元,增长53.7%,税收总收入为198.29亿元,增长35.0%,均实现了超高速增长。从税种看,房地产交易市场活跃,相关税收增长迅速,营业税、土地增值税、契税分别增长29.3%120.3%65.7%;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分别增长178.8%37.9%

  一季度,我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0.17亿元,增长62.0%,比去年同期提高64.8个百分点,分类别看,几大民生领域的支出均有较快增长,教育支出增长35.6%,科学技术支出增长106.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56.6%,医疗卫生支出增长115.2%

  


一季度公共财政预算支出主要项目完成情况图

  三、主要指标对比情况

  从纵向对比来看,一季度我区GDP与工业增速实现新的突破,GDP比去年同期(10.5%)高3.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22.1%的快速增长,二者增速均为十二五以来最高增速;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53.7%的高速增长,比去年同期提高近60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1.8%,比去年同期略高0.2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1%,比去年同期提高7.1个百分点。

  从横向对比来看,与全市其他区对比,我区大部分经济指标继续领先,从总量看,主要指标均在前列,GDP总量第三、规上工业增加值总量第一、财政收入总量第一、出口总额总量第二、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第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总量第五;从增速看,除固定资产投资排名靠后之外,GDP、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全市第一,同时也是唯一一个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的区(全市GDP 增长8.4%,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6%);出口总额增速第二,财政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全市第三,名次均有提高。

  与兄弟区对比,从总量上看,一季度我区GDP、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出口总额、财政收入均高于宝安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总量低于宝安区(具体是:GDP高于宝安61.04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高156.21亿元;出口总额高8.11亿美元;财政收入高21.59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低于宝安区14.5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低8.65亿元);从增速上看,一季度我区GDP、规上工业增加值、出口总额、财政收入均快于宝安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慢于宝安区(具体是:GDP增速快于宝安6.2个百分点;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快18.5个百分点;出口总额增速快24.8个百分点;财政收入增速快26.3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慢于宝安0.1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慢于宝安69.2个百分点)。

  四、存在问题需要关注

  (一)固定资产投资结构不合理

  从项目角度看,一季度,我区固定资产中房地产投资项目增长28.8%,占比70.9%,而非房地产投资项目下降32.6%,仅占比29.1%,比去年同期下降14.9个百分点,“一增一减”结构越发不合理;从行业角度看,房地产业投资增长5.2%,占比75.9%,比去年同期提高2.4个百分点,房地产业比重进一步扩大。固定资产投资结构一边倒,过分依赖房地产投资,既拉高了经营成本,也使资金集中在房地产市场,实体经济资金匮乏情况将更严重;同时房地产投资如火如荼,房价居高不下,不利于我区人才引进与保留。

  (二)中小微型企业面临困境

  我区大型企业数量不足一成,中小微企业数量占绝对优势,并且仍在不断增加,但其发展同时又面临诸多困难,各方面表现不尽如人意。以规上工业企业为例,从生产产值和销售情况看,一季度,我区中小微企业总产值和销售产值分别增长0.8%1.3%,远低于全区平均水平;从盈利情况看,一季度我区中小微企业利润总额下降8.6%,盈利水平下滑;从创新能力看,201512-20162月我区中小企业专利申请量增长23.8%,低于全区水平,绝大多数中小微企业研发投入规模相对较小,没有专门的研发部门与资金安排。

  (三)出口企业内外交困,形势不容乐观

  一季度,我区出口总额为77.21亿美元,下降2.4%,相比去年降幅达7.1个百分点,虽然在全市十区中增速排名靠前,但出口形势不容乐观,从内部环境来看,转型升级期间带来的实体经济的下行是不可避免的,而我区出口企业多为加工型,在一定程度上较难适应经济新常态对企业提出的要求,这类企业面临困境。从世界环境来看,根据《世界经济展望》最新预计,预计2016年全球经济为3.4%,回升预计将更为缓慢,特别是在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外部需求疲弱在短期内仍会持续。

  五、狠抓落实积极应对

  (一)抢抓东进战略机遇,优化投资结构

  第一,抓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通过道路交通、市政设施等项目的建设,进一步改善基础设施面貌,优化城区发展环境,吸引更多项目进驻。第二,抓生活配套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医院、学校、公园等生活配套项目建设,提高辖区居民、务工人员生活体验,形成稳定的人才群体。第三,抓重大产业项目建设,结合我区产业资源和优势,大力引进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产业方面的投资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投产,通过大项目尤其是重大产业项目的规模效应来提升投资的速度和质量,防止投资过分倚赖房地产投资。

  (二)优化企业结构,营造中小微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一是推进“千百十工程”。优化我区企业结构,打造完善的产业链条,形成资源互补与梯度发展;二是落实完善政策。切实将财税、金融等各项中小企业扶持政策落到实处,有针对性地研究中小企业发展现状,提出新措施、新办法。三是改善融资环境。银行要响应政策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便利,企业也要拓宽融资渠道,可充分利用民间借贷、网络借贷、动产融资等方式筹集发展资金。四是推动企业创新。中小企业要顺势而为,通过创新和变革走出自己的路,包括观念上的创新,技术、产品上的创新,管理上的创新等。五是完善服务机制。建立完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在金融担保、创新创业、人力资源、行业发展等多方面加强服务,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效率。

  (三)外贸企业要多举措应对出口变化

  一是品牌定位要“准”,准确了解客户需求,并针对客户需求做特性化的产品研发和服务,搞差异化服务,这样才能掌握价格优势。二是开拓市场要“活”,积极开发海外市场,抓大不放小,既保持传统出口市场如美国、欧盟等,也要积极开拓海外市场与国内市场。三是产品服务要“新”,创新是拓展出口利器,企业要积极研发创新产品来应对日益变化的需求,通过品牌与服务的创新来提升用户体验,始终处于主动。四是企业管理要“精”,既通过技术改造提高生产效率、节能减排,同时也要积极推行精细化管理,通过减少部门、压缩层级,让组织更精简,有利于降本增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