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南湾街道在联创科技园举行“人大代表之家”创建暨人大代表社区联络站联系点揭牌仪式,在全市率先推进街道级“人大代表之家”建设,探索创新“代表联络站+”新模式,推进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密切联系企业,切实围绕街道中心工作常态化履职,探索基层善治新路径,为聚焦民生、服务发展更好履职、积极建言献策。
南湾街道人大工委自2017年底挂牌成立以来,在区人大常委会和街道党工委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强新时期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紧紧围绕区、街中心工作,突出重点、强化能力、认真履职,推动新时代街道人大工作再上新台阶。
深圳市人大常委会选联任工委主任黄国强,龙岗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少雄,副主任刘晓杰、李一坚等领导出席了揭牌仪式以及当天上李朗社区联络站举办的“代表议事会”活动。
探索“代表联络站+”新模式 履职平台全覆盖
当天上午,南湾街道在除3个设有人大代表社区联络站外的其他11个社区和1个工业园区设立人大代表社区联络站联系点,实现人大代表工作阵地全社区覆盖,并在联创科技园区创建了全市第一个“人大代表之家”。这意味着代表联系群众的桥梁在南湾街道实现全方位架构,民情民意和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实现全天候收集。
在新成立的南湾街道“人大代表之家”,记者看到,规范的“人大代表名录”上,街道辖区各级人大代表信息一目了然, “人大代表之家”工作职责、驻站代表进度安排、工作流程等各类标准化标牌全部上墙,并张贴有2017年度和2018年度南湾街道辖区内人大代表提出的建议议案。该园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联系点,驻点代表将定期到联系点开展联系工作,方便群众反映各类问题。其它时间,群众也可以通过电话或者网上平台与代表取得联系。”
应邀参加揭牌仪式的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专家、经济学研究员、南方报业改革创新观察团团长丁力认为,南湾街道创建“人大代表之家”,并在各社区及企业园区建立人大代表联系点的做法,把“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工作做到了第一线,是落实“走在最前列”精神的具体表现。借助联系点,人大代表可以更频繁、更接地气地到群众中去,到企业员工中去,找准民生和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充分调研,提出更切合实际的意见建议。
南湾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周国平表示,“人大代表之家”和12个人大代表联系点揭牌仪式,是南湾街道人大工作新时代新征程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当前,南湾街道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期和攻坚期,将以全面深化街道人大工委规范化建设和此次揭牌仪式为契机,全力支持代表,服务代表,并且必须依靠代表,依靠群众,切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将发展成果惠及民生,奋力为市、区“走在最前列、勇当排头兵”作出南湾担当,为谱写新时代人大工作精彩篇章作出更大贡献。
“代表议事会”聚力解决问题 履职督办重实效
当天上午,南湾街道人大工委落实区人大常委会“代表活动月”工作部署,围绕“我为民、我履职、我行动”主线,开展了以“加快推进南湾街道北片区道路交通涉铁项目建设,助力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为主题的“代表议事会”活动。
针对北片区发展凸显和企业、居民代表高度关注的涉铁道路交通问题,如布澜路跨铁路桥路段、联李东路断头路段等,企业代表、居民群众就相关问题提出了意见建议。大家一致认为,北片区几条重要道路都是关系到企业转型发展的“快车道”,关系到民生幸福的“生命线”,直接影响到居民出行和产业发展。
此前,南湾街道人大工委专题组织各级人大代表开展了视察调研活动。参会的人大代表张育彪、赵志明、吴建好、王海等就制约南湾北片区的9条涉铁道路相关调研工作做了介绍,并提出了意见建议。代表们认为,相关单位应当增强责任感责任感、紧迫感,加大统筹沟通协调力度,理清思路、找准路径,突出重点、精准施策,人大代表将高度关注、跟踪办理,确保推动议题顺利解决。
南湾街道相关负责人及职能部门对议题具体情况做了详细介绍并作出回应,将认真研究、找准症结,加大与市轨道办、广铁集团等对口部门的联系协调力度,推进涉铁项目协调机制再细化,明确目标,加快推进,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民生幸福指数。
区发改局、区建筑工务局、龙岗交通运输局、区轨道办等相关单位的负责人也针对问题一一回应,并对推进道路交通涉铁项目建设进行了表态。
丁力教授对“代表议事会”做了点评,认为此次“代表议事会”活动让人耳目一新,务实高效,充分发挥了人大代表和老百姓密切联系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涉铁项目是全省乃至全国各地共性的瓶颈,应该充分发挥省市人大代表的作用,在更高层面提出人大代表的建议案,发挥好人大代表为民办实事的能力。
黄国强对“代表议事会”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南湾街道此次活动选题精准,紧跟中心工作,切实以“人大代表议事会”的形式助力提升营商环境优化,意义重大。南湾街道迎难而上、攻坚克难,充分发挥了人大代表在闭会期间的主体作用,把人大工作下沉到最基层,把人大代表的履职重点聚焦到发展和民生的最前沿,受到了老百姓的拥护。要进一步巩固联络站点的建设,形成常态化工作模式,加强督办提升人大代表建议案实效,真正使代表工作在地区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龙岗区人大工作注重统筹结合,街道、联络站、社区三点一线,在新的起点上不断创新代表工作机制,擦亮“代表议事会”品牌,形成“代表联络站+”常态化履职模式,取得了丰硕成果,走在了全市人大工作的最前列,为全市人大代表工作探索了新做法,提供了好经验。特别是龙岗区的“代表议事会”可谓是全市人大代表议事会的标杆。南湾街道在全市先行一步,积极创建“人大代表之家”和12个联系点,是“联络站+”的全新升级,“+联系点”“+微信”“+联动”“+代表议事会”创新很有特色,解决了代表更好服务基层、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黄国强(市人大常委会选联任工委主任)
南湾街道人大工委在南湾街道党工委的重视和支持下,认真落实全区人大工作会议精神,有亮点、有创新,成效突出,率先试点创建“人大代表之家”,设立联系点,有效延伸了联络站触角,进一步打通了人大工作的“神经末梢”,充分发挥了代表主体作用,推动了民生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南湾街道党工委要加强领导,继续大力支持人大工作,发挥街道人大工委职能作用;人大代表要加强自身学习,强化履职能力,主动依法履职;要抓好“人大代表活动月”等契机,结合街道实际,突出重点、抓出特色,展现代表履职风采。
陈少雄(龙岗区人大常委会主任)
加强“站点结合”与“样板站”建设 履职能力更强
站在党的十九大的新时代起点上,南湾街道不断加强人大工委规范化建设,注重强化代表的学习培训和履职能力,不断拓宽代表知政渠道,强化制度建设,保障代表依法履职。
街道人大工委成立后,在区委和区人大常委会的坚强领导下,南湾街道人大工作屡获肯定——南湾街道被市、区人大常委会推荐为全省街道级人大工委建设示范点,在全市率先建成街道级“人大代表之家”,在各街道中最早实现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联络点全覆盖;今年4月,南岭村社区联络站作为全市“样板站”在市人大代表工作会议上介绍经验,扩大“样板站”影响力。
上李朗、南岭村、丹竹头人大代表社区联络站先后结合三个片区不同实际召开了三场“代表议事会”,探索南湾特色“代表议事会”模式,做到与“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城市环境品质提升”“治水提质”重点建议等紧密结合。各级人大代表在上李朗片区的相关交通项目落地、南岭村片区的加大生活配套设施建设、协调推动城市品质提升和旧工业区改造项目落地、丹竹头片区的立法意见建议征集活动等方面开展履职工作,选题精准、准备充分、议程规范、活动成效得到区人大常委会领导、区相关职能部门和广大居民群众及辖区企业代表的一致认同与点赞。
今年来,南湾街道人大工委以“大学习、深调研、真落实”为引领,多次组织代表们实地视察与调研,提出了《关于调整南湾街道辖区水源保护区范围的建议》《关于调整南湾街道生态控制线范围的建议》等10条建议,近期围绕街道辖区小学及幼儿园学位问题深入调研,撰写了“南湾街道小学及幼儿园学位调研报告”,为推动解决学位紧缺问题摸清了底数,明确了路径。今年,紧抓“代表建议督办月”活动,深化代表建议的跟踪督办,19件建议提案均得到及时处理,为南湾街道高质高速发展贡献了人大力量。
观察团专家为龙岗区人大工作点赞
8月24日下午,南方报业改革创新观察团龙岗行参观了南湾街道南岭村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建设情况,并召开了“‘代表联络站+’新模式 探索基层善治新路径”专题座谈会。龙岗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一坚出席会议。
观察团专家们全程参与了当天开展的南湾街道“人大代表之家”创建暨人大代表社区联络站联系点揭牌仪式,上李朗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代表议事会”活动。会上,专家们听取了龙岗区人大常委会工作情况介绍以及南湾街道南岭村人大代表社区联络站、龙城街道愉园人大代表社区联络站两个“样板站”的工作情况介绍。
观察团团长、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专家、经济学研究员丁力认为,龙岗区人大通过“代表议事会”的形式,实现了人大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优势和引领作用,走在了全省的前列。其核心是为群众解决了身边的问题,其结果是人大代表的工作实实在在为老百姓送去了温暖,为新时代深圳城市新形象‘挺起了人大脊梁’。下一步,他建议龙岗区人大认真研究好让人大代表从“要我做代表”变成“我要做代表”的问题,催生代表为民履职的内生动力;认真研究好“我要代表”变成“我能代表”的问题,使人大代表的能力与其要做的事情相匹配,承担好为民履职的使命。
广东外贸大学公共事业管理系主任、党支部书记、社会学博士陈胜表示,第一次南湾之行倍感震撼,龙岗区人大工作联络站“站点结合”平台新,“联络站+”方式新,代表议事事项解决率达95%,成效卓著。“代表议事会”很务实,为社区“一核多元共治”加入了有效的“一元”,为群众切实解决了公共的、集体的利益问题。建议龙岗区在人大联络站建设中注重更多元的力量共同参与,不断拓宽意见建议收集渠道,切实解决更多人民群众最关注最迫切的实际问题。
与会专家对龙岗区人大工作好评不断,并积极为龙岗区人大工作和基层人大代表履职工作进一步深化发展出谋献策,为推动基层善治、实现跨越发展提供新动能提出了意见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