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
顶部
当前位置: 首页 > 龙岗区南湾街道办事处 > 信息公开 > 其他 > 社区动态

丹竹头社区乔迁新址 居民尽享更好服务

发布时间: 2021年01月05日 来源:深圳市龙岗区南湾街道办事处 浏览次数:- T浏览字号:

微信图片_20210105092928_编辑.jpg

微信图片_20210105092942_编辑.jpg

  水清岸绿的沙湾河畔,阳光明媚,白鹰嬉戏,锣鼓喧天,麒麟献瑞。日前,南湾街道丹竹头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人大代表社区联络站暨丹竹头股份合作公司新址启用仪式举行,标志着丹竹头社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扎实推进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相融合,深入推进社区党建工作、服务群众迈上新的台阶。

  南湾街道领导刘渊、杨少锋、肖婷萍、马海坤、唐贻顺、徐宏涛,辖区人大代表及沙湾派出所、丹竹头社区党委、工作站、居委会、股份合作公司等单位负责人共同见证新址启用。

  告别租借场地历史 打造温暖服务之家

  丹竹头建村360多年,如今还保留着5座调楼和6座宗祠,拥有300年的古井和200年的古树,村民家家爱做客家茶棵,社区舞麒麟则始于清末民初,一代代村民的传承,书写着丹竹头居民质朴而团结的生活篇章。如今,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领导下,昔日落后的村庄发展为交通发达、环境宜人的新型社区,社区党委、居委会、工作站、股份公司“四套班子”齐心拼搏在奋力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同时,基层治理、安全生产、民生保障等工作齐头并进,居民安居乐业,社貌日新月异。

  “办公新址的启用,意味着多年来租借场地办公的历史画上句号。”丹竹头股份合作公司董事长罗志斌开心地说,股份公司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得以高效发展。

  新党群服务阵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以“有温度、有色彩、有情怀”为主调,配套“智慧社区运营中心、爱心小屋、党员活动室、儿童之家、四点半课堂、文体室”等10多个功能室,集“党群、政务、文体、服务”于一体,硬件软件都得到大幅提升。设立在合正丹郡花园小区内的丹竹头人大代表社区联络站也一同揭牌,联络站下设3个人大代表社区联系点,覆盖丹竹头吉厦、厦村3个社区。

  探索基层治理新路 党群共建共享幸福

  嘉宾们先后参观了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智慧社区运营中心、爱心小屋、丹竹头股份合作公司和人大代表社区联络站。看到青年们在舞蹈室排练舞蹈、阿婆大姐们在食堂制作客家茶棵,祥和幸福的氛围让大家交口称赞。另一边,智慧社区运营中心则借助科技手段,对丹竹头社区的人、物、场所、地貌等进行全方位分类监管,如对重点人群、孤寡老人等进行动态跟进照顾,对三小场所等进行动态监管等,实现社区各类事务常态化、精细化管理。

  党群服务中心还配套建设“爱心小屋”,并以爱心积分兑换社会提供的回报(帮扶产品、微心愿、消费)等形式,形成“有钱出钱、有利让利、有力出力”的共建共治志愿服务模式。

  “在社区的500多个日日夜夜,我见证了丹竹头的‘蝶变’——沙湾河清了,城中村环境改善了,街头的红马甲多了。我们将不忘初心与使命,继续为社区居民更加幸福、社区更加美丽而不懈努力。”丹竹头社区党委书记、工作站站长古红华如是说。

  南湾街道党工委书记刘渊代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向丹竹头社区广大干部群众表示热烈祝贺,向关心、支持南湾街道、丹竹头社区建设和发展的人大代表及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对丹竹头社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利用新技术、新理念探索创新基层治理方式、营造浓厚的共建共治氛围给予高度评价。

  刘渊强调,丹竹头社区要加强党的领导,突出共建共享理念,提高社区治理效能,以党群服务中心为阵地,打造成党员之家、群众之家,链接多方资源,让广大居民群众享受到有温暖、高品质的公共服务;丹竹头社区股份公司要探路集体经济改革发展,共创宜居宜业、和谐幸福社区。希望人大代表更好地发挥代表联络站作用,真正把社情民意反馈上来,把党委政府声音传递下去。要以科技赋能助力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探索形成可借鉴可复制的丹竹头经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