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
顶部
当前位置: 首页 > 龙岗区龙岗街道办事处 > 信息公开 > 规划计划 > 年度工作计划及总结

立足高质量发展 推进现代化建设团结奋进高水平智创腹地生态龙岗客韵新城建设新征程——龙岗街道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 2023年02月07日 来源:龙岗街道办 浏览次数:- T浏览字号: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全面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之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龙岗街道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市委七届六次全会工作部署,紧扣区“一芯两核多支点”发展战略,坚定扛牢“湾东智芯”使命担当,坚持以党建引领工作全局,抢抓机遇、攻坚克难,全力推进“智创腹地、生态龙岗、客韵新城”建设,高质量发展取得扎实成效,为更高水平推进街道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直面挑战、笃行不怠,“智创腹地、生态龙岗、客韵新城”建设取得新突破

  2022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龙岗街道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要求,统筹兼顾防疫情稳经济保安全,各项工作实现预期目标,重点领域取得较大进展。

  (一)经济发展稳中有进。积极应对各类风险挑战,坚定信心、迎难而上,综合施策、精准发力,全力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一是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0.6亿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7.4亿元、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109.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7%、5.8%、11.8%。推动认定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1家、省级6家、市级33家及国高企业97家、创新型中小企业129家。二是服务企业精准高效。完善挂点服务企业工作机制,构建重点企业领导直通、规上企业部门服务、其他企业社区包干的分类分级全覆盖服务体系,走访服务企业885家次,解决企业困难214项。组织政策培训会9场,协助1058家企业申报各项惠企政策,涉及金额4243万元。三是产业空间更趋优质。全力推进街道“4+2”利益统筹和城市更新项目,完成3个工业园区供电环境综合升级改造;南联第六工业区第二批7.75万平方米历史遗留违法建筑全部取得市农村城市化历史遗留违法建筑处理证明书;完成龙西新联、龙西第二工业区2.55万平方米违建权属调查与分宗定界。四是驻镇帮扶成效突出。海丰县可塘镇上达村“股票树”项目获评省“千企帮千镇 万企兴万村”典型案例,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撰写的调研报告全区唯一获评省优秀乡村振兴调研报告二等奖。

  (二)城区颜值稳步提升。以“项目化、清单化、责任化”大抓落实,推动实施重点项目115项,攻坚完成52项重点年度任务。一是重点片区建设稳步推进。完成五联社区利益统筹项目实施方案初稿编制、历史文物古树名木摸底筛查等工作,龙西—五联片区利益统筹项目专项规划成果和实施方案基本稳定,南联社区利益统筹项目取得区层面立项,红花岭片区利益统筹项目完成前期服务商招标,推进完成征转地签约4.12万平方米。龙园片区更新单元取得区级层面计划立项;推进老墟镇片区华昱地块历史风貌区拆迁移交,已签约10户约850平方米。二是空间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完成征转地6.69万平方米、拆除面积3.78万平方米,全区率先打响龙大城际线征拆“第一枪”,完成深惠城际、惠盐高速立体层、龙岗河干流碧道示范段等项目全部征拆任务。织密织严“空地一体”巡查防控体系,拆除违建205栋(处)、27795平方米,录入违建治理任务量83.93万平方米,完成率101.04%。三是基础设施配套持续完善。实施“民生微实事·大盆菜”项目74个,完成电气线路改造5407栋,治理危险边坡8处。圆满完成罗卜坝村弱电管线整治试点,推动200多栋房屋“三线下地”。龙昌街环境修缮取得实效,完成龙平西路平岗中学段城市家具整治提升。新建清友路,改扩建五清路、富民路、龙西中路等道路7条,新建人行天桥2座。

  (三)基层治理更具活力。持续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全面提升社会治理效能。一是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提升。顺利引入城市管家,全市首推“街区制”城管模式,市容环境明显改善、居民满意度明显提升,街道年度环卫指数测评全市排名第35名,得到市、区城管部门高度肯定。搭建“1景1台1程序”智慧城管体系,初步实现街区管理的全景指挥、过程监管、智能考核、结果应用、公众服务等目标。城运“一网统管”高效处置民生诉求事件,月综合指数排名均居全区各街道前列。二是安全稳定底线更加稳固。构建大安全工作格局,深入推进工矿企业、建筑工地、危化品、粉尘等重点领域隐患排查治理,整治隐患2.7万余处,工贸企业领域持续保持“零亡人事故”。整治南联社区火灾高风险区域隐患近万处。深入开展道路交通安全百日攻坚行动,全覆盖排查整治校园周边、道路路口等交通安全隐患8948处,完成道路硬隔离超50公里、机非硬隔离近9公里,推动11条慢行系统建设道路立项,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违规行为35683宗,道路交通亡人事故同比下降40%。依托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法院驻街道工作站、综治中心平台,用“大调解”格局成功调处各类纠纷545宗。联动协同化解专项问题14宗、稳控1宗,成功化解历时14年的李某英职称认定纠纷案、长达11年的范某英信访事项。指导8个小区成立业主委员会,调处物业管理矛盾案件1062宗。三是改革创新深入推进。全面推广“龙岭模式”,实施矛盾纠纷调解、警社联动等治理项目7个,“一家人”多元化联合调解模式获评2022年全国社会治理创新案例,3个项目案例入围“圳·治2022—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圳探索优秀案例”。全市率先推出“1+7+N”特色武装党建模式,高标准推进全市基层武装部抓建示范点建设,得到市、区领导高度肯定。推进综合网格改革,构建“7个综合网格+376个基础网格+7个专业网格”架构,组建468名综管员队伍,有效整合基层治理资源。

  (四)民生福祉持续增进。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民生实事,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一是教育医疗双驱并进。深入落实“幸福家园 学有优教”行动,协同推动重点片区学校建设,加快推动五联上艺小学、创星学校及南联黄龙陂、龙腾工业区4所学校规划建设。新建金地、海航城、远洋、清林径4个社康中心(站),促进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二是文体事业蓬勃发展。建成“1+7”文明实践体系,构建四级文明样本框守框组织架构。唱响城区形象宣介“龙岗声音”,在各大主流媒体发布新闻报道1000余篇,《“我叫中国人!”,一男孩给防疫人员送早餐坚决不留名,深圳全城寻找这个男孩》被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推送。组织开展阅读、非遗传承等群众文体活动115场,原创曲艺作品《一根油条》获市群众文艺作品评选大赛金奖,原创音乐作品《客家龙岗》获区第五届原创作品大赛金奖、市第十九届“鹏城金秋”市民文化节原创作品比赛铜奖。三是社会保障日趋完善。发放高龄老人津贴552.72万元,为44名街道户籍失能老人、特殊群体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完善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发放各项补助约520万,推动6个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参与“全国示范型”服务站创建。建成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打造“政务服务+公共阅读”新模式,开设5G视频办服务,开展政务“摆摊”活动。建成第二家普惠性托育示范园,为婴幼儿提供多样化的照护服务。

  二、牢记使命、砥砺奋进,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效

  新冠感染疫情发生以来的三年,是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三年。三年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龙岗街道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既定的战略部署和目标任务不动摇、一张蓝图绘到底,着力营造“三个环境”,实现一年爬坡、二年突破、三年跨越,在大战大考中交出了优异答卷。

  (一)突出规划引领、项目支撑,平衡协调发展坚定有力。一是发展布局持续优化。紧扣“一芯两核多支点”区域发展战略,推动街道纳入“湾东智芯”布局,围绕“四横三纵”骨架路网和龙岗河两岸,构建形成生态休闲旅游带、高端制造产业带、高端商贸服务带、滨水生态人文圈“三带一圈”发展布局,明晰“清林绿谷”“龙园客韵文创小镇”发展定位,持续构建平衡协调发展新格局。二是城区规划稳步推进。协助完成《龙岗区“湾东智芯”战略规划》初稿编制及[龙西-五联地区][龙平地区]法定图则龙园公园片区局部修编,推动10条道路纳入区干线路网规划修编研究、清林径碧道建设纳入区碧道网建设专题研究、红花岭石场综合利用纳入区废弃石场土地综合利用规划研究、鹤湖新居活化提升纳入区“城中村”特色风貌提升工作方案,推动龙西—五联及周边生态片区景观系统、红花岭文旅产业、龙园片区交通品质提升等规划研究。三是发展空间不断拓展。积极推动街道“4+2”利益统筹和城市更新项目,形成较大片区连片产业空间,推动五联社区、龙西—五联片区利益统筹项目完成测绘、评估,开展实施方案编制,推进南联、红花岭片区利益统筹项目立项申报。全区率先完成龙园片区更新单元前期服务商签约,领导包干分户推动老墟镇片区华昱地块历史风貌区拆迁谈判。

  (二)突出创新驱动、厚积薄发,转型升级发展动能强劲。一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020年、2021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分列全区第一、第二,2020年、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速均为全区第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连续三年位列全区第四。规上企业、亿元企业分别从2019年的133家、28家增加至2022年的210家、48家,贝仕达克成为2020年全区唯一、街道首家上市公司。二是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深入落实“六稳”“六保”,落实支持企业一揽子“真金白银”政策,全区率先落实减租倡议,减免租金超5000万元、惠及企业(商户)4500余家,协助1522企业申请政策扶持补贴6380万元,金融助企融资服务发放贷款14.95亿,惠及企业360余家。硅谷动力为全区唯一入选2020年度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打造形成了以硅谷动力、厚班企业、深圳技师学院、祥智慧谷等国家级、市级、区级示范基地为代表的创新创业孵化基地集群。三是产业空间品质提升。探索历史遗留建筑片区统筹新路径,南联第六工业区第一批整改一次性处理21栋8.25万平方米,第二批20栋7.75万平方米,均取得实质进展,为全市唯一示范点。积极推动旧工业园区改造升级,雄风兄弟工业园由低端制造业转型升级为数字产业园。

  (三)突出内涵发展、能级提升,城区功能品质大幅跃升。一是空间拓展成效明显。建立土地整备和城市更新联动攻坚工作机制,累计完成土地整备130.88公顷,完成率186.63%,完成量连续两年排名全区前三;累计完成重点项目征转地42万平方米、拆迁22.59万平方米,高效完成地铁16号线、地铁3号线东延段、深惠城际、惠盐高速等重点市政工程项目拆迁任务,攻坚完成历时5年的内环北路征拆,高效平稳解决历时20年的原龙岗镇第二工业区旧改项目拆迁安置补偿历史遗留问题,均获区委主要领导肯定。完成红花岭片区综合整治。近三年消除存量违法建筑350余万平方米,2021年完成量全区排名第一。二是交通体系加快完善。地铁16号线正式开通,街道新增龙园、双龙两个站点。新建连心路、清水路等道路4条,改扩建五清路、富民路等道路22条,新建人行天桥4座、慢行系统13.18公里,建成爱南路(龙岗段)等5个花园路口。三是环境品质焕新蝶变。全力推进“美丽龙岗 精彩蝶变”攻坚,制定环境品质“蝶变”行动潜力项目库,稳步推进7大类58个提升项目。完成70个城中村综合治理,移民新村、玉湖居民小组被审定为市“优秀城中村”。完成55个城中村级5个老旧小区管道天然气改造,市区村成为全区首个完成点火供气的城中村,村中村点火数量全区排名第一。完成11家农贸市场改造,推动6家农贸市场关停或转型。新建、升级改造公厕51座,双龙牵牛花公厕获选2021年度全区唯一“深圳网红公厕”。建成303个垃圾分类集中投放点,龙园大观小区作为全市唯一花园小区申报全国垃圾分类示范点。

  (四)突出改革破题、服务增效,基层治理水平全面提升。一是多元共治亮点纷呈。全面推进基层治理“龙岭模式”,“一家人”多元化联合调解平台介入调解案例114个,高效化解矛盾纠纷82例,获评全国社会治理创新案例、省社会工作优秀案例、区基层社会治理典范案例。龙岗社区基层治理“同心圆”工程,获区委主要领导现场调研及肯定。完成龙岗墟社区、龙园大观、深圳佳得宝家居集团、方兴科技园等6个“枫桥式”示范点创建,扎实推进千林山居、硅谷动力等3个示范点创建。二是改革创新成果丰硕。实施“微改革、微创新”项目35项,深化“党建引领+诉源治理+多元解纷”矛盾纠纷化解模式,成功调处各类矛盾纠纷2516宗。深入推进依法治街,建立龙岗法院龙岗工作站,“一社区一品牌调解室”创建全覆盖,创建法治社区、法治企业品牌。全市率先试点推进食品安全基层协同治理,获评第九届南都街坊口碑榜治理创新金奖。印刷企业“五位一体”监管体系获第八届南都街坊口碑榜“民生微实事金奖”。全区率先借助查违无人机全景影像系统开展辖区林业管理、黄土裸露整治,设立100个无人机起飞点,实现林区管控全覆盖。三是防范化解风险有力有效。开展突出涉政涉稳风险排查化解等系列攻坚行动,高效化解一批涉稳隐患和重点信访积案,社会大局平稳可控。关口前移,着力构建和谐劳资关系,未发生劳资纠纷群体性上访事件。严格落实“大安全一盘棋”,完善安全责任体系,近三年辖区安全生产事故亡人数持续下降,工贸企业领域保持“零亡人事故”。

  (五)突出普惠均衡、优质共享,群众幸福指数节节攀升。一是疫情防控有力有序。坚持“三个坚定不移”,“快、准、严、好”抓好疫情防控,高效完成人员管控、核酸检测、疫苗接种、社会面防控等任务,街道18岁及以上、18-59岁人群全程接种率分别为121.07%、123.31%,排名均为全区第一,疫苗接种免费接送专线做法获央视报道。二是民生实事扎实推进。实施“民生微实事·大盆菜”项目201个,推动五联上艺小学、创星学校等4所学校建设,完成24家幼儿园“民转公”、公办幼儿园增至30所,新增龙禧、金地等6家社康机构。龙西片区文体中心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建成2家南粤家政基层服务站。客家民俗博物馆被评为国家三级博物馆,为全区首个国家级博物馆。三是社会保障更加有力。深入推进“六个零”帮困扶弱机制,累计发放高龄老人津贴5.61万人次1487.62万元,为失能老人、特殊群体老人提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158人次。不断完善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通过省“五星级”服务站考评,并被评为“全国示范型”服务站;协助建成全市首个退役军人红星志愿服务驿站—红花岭双拥公园退役军人红星志愿服务驿站,街道老兵义工队做法获全市推广。四是政务服务贴心舒心。街道行政服务大厅全区率先引进“一证通行”核验系统、率先设立政务公开专区,建成五联综合市场、南联第六工业区24小时自助政务服务区2个。深化线上改革成果应用,创新推出线上指尖导航办证,推出“服至龙岗”办事助手小程序,推广延伸“政务+N”便民服务,实现政务服务“网上办、掌上办、自助办、预约办”。

  (六)突出党建引领、固本强基,基层党建活力持续激发。一是思想政治建设走深走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第一时间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展专题研讨、讲座6场次。常态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推出全区首个线上实景“红色VR地图”,开发H5线上学习平台,推动3000余党员教育全覆盖。严格落实“两个维护”十项制度机制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在街道不偏向、不走样。二是基层组织体系织密建强。全力配合市委提级巡察,未巡先查、边巡边改,制定整改措施120项,立行立改22项。圆满完成新生社区党委软弱涣散整顿,成立两新组织党组织225个,推动辖区52个花园小区党组织全覆盖。完善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工作机制,市、区、街、社四级联动,凝聚驻街单位,纵向抓落实、横向联资源,落实落细“三定三联”,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63个。建成全区街道一级面积最大的党群服务中心—天玑城5G智慧党群服务中心、全区单体面积最大的天玑城“暖蜂驿站”,设立全市首个常态化核酸检测点“安心角”,创新成立3个心理服务党员志愿者工作室。“党建红帐篷”定点爱心便民集市服务项目获评2021年省社会组织党建优秀案例。三是干部能力作风持续提升。深入开展能力作风提升年行动,制定干部“三心四力”培养计划,开展“书记读书会”活动。实施“墩苗”计划,为85名年轻干部选配“双导师”,组织到一线历练锻炼173人次。深入开展“攻坚堡垒、实干先锋”活动,攻坚完成73项重点任务。组织13名处级干部、32名科级干部挂点服务街道“四上企业”435家,解决企业诉求25宗。精准科学选人用人,对316名干部开展“知事识人、序事辨材”调研,提拔重用科级干部64人次。四是全面从严治党纵深推进。连续三年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考核在全区排名第一,2020年作为全市唯一参选街道被推荐为全省基层正风反腐先进单位。全面排查重点领域廉政风险点35个,制定风险防控措施67项,修改完善工作流程和规章制度12项。全覆盖对街道中层干部进行述廉评廉考廉,在辖区5个规上工业企业设立“营商环境廉情监测点”。构建街道、社区、居民小组抓早抓小三级联动机制,开展谈话提醒1094人次。持之以恒正风肃纪,监察立案46人、党纪立案11人,诫勉处理26人,党纪政务处分29人。

  与此同时,街道人大、政协、统战、群团、机关后勤、财政财务等工作都取得了新进展,公安、消防、交警、交管、市监、卫监、税务、医院、社保、供水、供电等驻街单位都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为龙岗街道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党的二十大报告鲜明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农历春节后上班首日、次日,省市区密集召开高质量发展大会,吹响了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的冲锋号。聚焦到龙岗街道,必须清醒认识到,推动高质量发展有“优”亦有“忧”。“优”就是“四大优势”,一是“区位交通优”,街道是“一芯”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联动大运深港国际科教城和“东核”;“四横三纵”骨架路网四通八达,有地铁3号线、16号线;二是“产业空间优”,已建成产业用房900多万平方米,正在推进的3个利益统筹项目将释放近80公顷的产业用地,还有外环五联出口近7万平方米的“净地”,都可为重大项目落地提供空间保障;三是“生态环境优”,辖区林地面积占总面积近40%,清林径森林景观丰富,有河流7条,龙岗河碧道示范段已开通,南约河碧道正在推进;四是“历史人文优”,街道是深圳客家人最早的聚居地,有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点40处,数量全区第一,有非物质文化遗产4项,有鹤湖新居、龙园、龙岗老街等历史人文印记。但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忧”,看到面临的突出短板,主要体现为“两个不平衡”“两个转化不足”“两个不充分”,“两个不平衡”:一是产业结构不平衡,二、三产比例“三七开”,缺少大型龙头企业辐射带动和集聚效应,工业整体质量偏低;二是片区发展不平衡,龙西—五联片区交通体系不完善,教育医疗、文体商业等优质资源较为缺乏。“两个转化不足”:一是生态优势转化不足,“河、湖、林”生态资源未能实现联动发展;二是人文优势转化不足,人文优势挖潜不够、转化活化利用不足,未形成有影响力的文化街区。“两个不充分”:一是精细化治理水平提升不充分,道路交通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历史遗留问题、矛盾纠纷多且复杂,市容环境距一流标准仍有较大差距;二是干部队伍能力作风提升不充分,一些干部担当作为精神、攻坚克难劲头不足。

  三、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龙岗新实践

  2023年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龙岗区建区30周年。龙岗街道将凝心聚力锚定高质量发展,深刻把握当前街道面临的优中有忧、忧中有机的发展态势,将街道的先天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将弱项短板锻造成为长板、“潜力板”,加快构建平衡协调可持续发展新格局。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街道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深圳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全力落实“一芯两核多支点”区域发展战略,更高质量建设好“智创腹地、生态龙岗、客韵新城”,更高水平推进街道现代化建设,为建设好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深圳东部中心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高水平高质量建设“智创腹地、生态龙岗、客韵新城”,必须坚持产业转型、创新发展。紧扣全市加快建设“五大中心”、培育发展“八类经济形态”等部署要求,抢抓全区“3+4”区域产业格局布局机遇,坚持制造业当家,培育壮大先进制造、文创智造、体育消费等产业,推动绿色经济、服务经济、平台经济、楼宇经济等取得新突破,全力发展高端服务业,加快培育消费市场,不断提升街道经济实力、发展质量、综合经济竞争力,在发展竞争中争创优势。

  ——高水平高质量建设“智创腹地、生态龙岗、客韵新城”,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抢抓生态文明建设、“双碳”建设重大国家战略机遇,持续打好生态、文化“两张牌”,挖潜用好清林径、红花岭、龙岗河等山水林资源,活化利用鹤湖新居、龙园、龙岗老街等历史人文资源,加快打造清林径生态休闲旅游带、客家文化和滨水生态交织的特色人居典范区,把生态人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独特的竞争力。

  ——高水平高质量建设“智创腹地、生态龙岗、客韵新城”,必须坚持人民至上、民生为先。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瞄准“民生七有”,加大对民生领域的投入,加快补齐公共服务短板,构建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全力解决好交通、教育、医疗、文体、环境、安全等群众普遍关注、反映强烈的问题,让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高水平高质量建设“智创腹地、生态龙岗、客韵新城”,必须坚持抢抓机遇、担当作为。聚焦“双区”建设、“双改”示范等多重机遇,围绕“一芯两核多支点”区域发展战略,对街道工作进行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找准街道发展的坐标,以走在前列、做好示范的不懈追求,善于谋大事抓大事,甘于办小事干实事,把好的规划变成扎扎实实的行动、实实在在的成效。

  四、锚定目标、团结奋斗,全力构建街道文化建设新格局

  2023年,龙岗街道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特别是牢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逐项对标对表,锚定目标苦干实干加油干,凝心聚力抓实抓细抓落地,在“开局之年”打开“开局之势”。

  (一)坚持系统观念,以整体思维谋划发展布局。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自觉在大局下行动,坚持算大账、算长远账,做到既为一域争光、又为全局添彩。一是做强“两个支点”“硬支撑”。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做大做强清林绿谷、龙园客韵文创小镇“两个支点”支撑,着力打造清林绿谷绿色低碳“两山”转化范例、打造客家文化和滨水生态交织的特色人居典范区,做大驱动全街道平衡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引擎”。二是打好生态、文化“关键牌”。统筹龙西—五联、龙园片区生态系统治理和城区品质提升,探索推进红花岭废弃石场群生态修复和综合利用碳中和示范项目,构建串联清林径碧道、龙西河绿廊、回龙河绿廊、五联河绿廊、远足郊野径的生态休闲带;以龙岗河碧道示范段为纽带,辐射构建龙园片区“生态+景观+文化”立体空间。三是绘好城区规划“风景图”。以全球视野、国际标准来策划推动城区规划建设,积极推进《龙西—五联及周边生态片区景观系统规划》《龙园片区重点城市更新单元城市设计》等专项规划研究,推进《龙园—鹤湖片区规划发展》编制,整合片区空间、产业、交通、生态等,明确片区发展的实施方向、内容、路径,制定符合街道特色的发展规划。

  (二)坚持全局观念,以战略思维推动产业升级。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将稳增长作为头等重任,盯住关键指标、关键领域,奋力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一是全力以赴强产业、促升级。瞄准高端高质高新,积极承接市、区产业布局,大力培育、招引重点产业、新兴产业,推动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挖掘鹤湖新居、龙园、老墟镇等历史人文资源,着力打造高端制造、文创文旅两个高地,培育壮大新的产业增长极,全面提升产业发展能级,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提升生活性服务业水平。二是快马加鞭上项目、扩投资聚集战略性新兴产业深度谋划项目,对接政策导向积极争取项目,全面梳理街道重点项目建设清单,完善项目建设全链条服务闭环机制,全力把前期压缩到最短、把要素匹配到最佳、把政策落实到最细,高水平规划、高质量建设好年度29个重点工程项目,推动项目快建设、快投产、快见效。三是全员上阵真招商、招真商全力推进招商稳商“一号工程”,深入开展招大商、招优商、招好商行动,健全招商工作机制,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联系,动员街道上下投入招商引资工作,充分利用各类资源、平台、渠道,全力以赴推进“双招双引”,力争2023年引进10亿元以上企业2家、亿元以上企业8到10家。同时,建立助企高质量发展“三个清单”,解决企业发展问题,帮助企业找市场,促进企业增资扩产;建立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小巨人”企业培育库,着力打造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加大限下企业小升规培育,指导企业达标升规、扩大经营。四是不遗余力提服务、优环境全力推进产业用地整备和产业用房建设两大攻坚行动,加快打造高品质低成本产业空间,加速推进街道重点利益统筹和城市更新项目,争取今年完成南联社区、五联社区利益统筹项目实施方案、规划方案编制,龙西—五联利益统筹项目签订三方协议,红花岭利益统筹项目立项;完成龙园片区城市更新项目规划方案编制。大力推进“工业上楼”优质厂房空间建设,引进重点产业项目落地外环高速五联出口地块,盘活南方证券闲置用地。优化领导挂点服务企业机制,加强政策、项目、用地、融资等发展要素难题的指导服务,以优质服务留商、稳商、暖商。

  (三)坚持问题导向,以底线思维提升治理水平。树牢全周期管理意识,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承载。一是严守安全生产的“高压底线”。强化街道安委会、消安委的统筹协调、综合监管职能,层层压紧压实责任链条,形成安全生产监管闭环。深化“企业自查、基层巡查、举报核查、执法监察、重点督查”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建成工程安全生产智能分析识别监控系统,深入开展建筑工地、自建房、粉尘、危化等重点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强化电焊、高空作业等特殊工种管理,深化“打通生命通道”消防安全专项行动。完成摩电整治摘牌任务。二是严守社会发展的“稳定底线”。强化风险评估和监测预警,完善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预案,依法稳妥处置涉房、涉众金融等领域涉稳风险。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权益协调、利益保障通道,健全信访联席会议、领导接访包案等制度,构建信访举报处置闭环链条。坚持“一案一策”“一事一议”,联调联处攻坚化解一批历史积案、重点案件。探索建立行政争议调解体系,完成街道、社区“1+7”劳动争议调解标准化建设,建设社区品牌调解室,构建“街道—社区—园区”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深化“龙岭模式”,推进不少于7个基层社会治理项目。三是严守城区建设的“品质底线”。构建高效便捷的交通路网,全力推进龙大城际线、蛇岭大道等项目征拆,推动黄阁路北延项目立项,完成雅新路、昌新路建设及龙园路延长段拓宽改造,推动仙城路、富民路开工建设,完成15条道路机非混行整治。建设新生社区公园及满京华喜悦里、雄丰路、福宁路等口袋公园,建成宝龙小区、巫屋村“休闲广场+口袋公园”,打造将军帽学区文化特色配套、简一村美食餐饮特色街区及龙岗老街城市家具整治示范街,完成16个城中村、3个老旧小区“瓶改管”,6处边坡、2处地质灾害治理,建成1个街道级垃圾分类科普馆。

  (四)坚持人民至上,以人本思维发展民生事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对标“民生七有”,增强公共服务的均衡性和可及性,增强高质量发展的民生成色。一是推动民生基础设施大提升。扎实推进“幸福家园、学有优教”行动,推动教育均衡发展,争取五联上艺小学、创星学校2023年秋季开学,南联黄龙陂、龙腾工业区学校上半年开工建设。推动龙西片区文体中心运营服务落地,新建金地中央等一批党群服务中心。新建清林半山、新霖荟邑、颐翠名庭3个社康站。开展政务“家服务”,打造集业务指导、事项受理、政策解读为一体的政务服务流动窗口。二是推动社会救助体系大完善。深化“六个零”帮困扶弱机制。做好做实“民生微实事·大盆菜”,推进职康中心、“医养+智慧养老”建设,落实好“优质共享,幸福老人”、残疾人幸福指数提升、低保家庭“摘帽”等项目,重点推动2个社区长者服务站、5个社区长者服务点运营。完善退役军人服务体系,按照星级示范标准打造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服务品牌。三是推动现代城市文明大升级。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开展文明典范创建、文明实践提升行动,全面提升辖区社会文明程度,全区排名保“6”争“5”。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出更多增强群众精神力量的文艺作品,广泛开展公益文体、公益培训、全民健身等活动。

  (五)坚持改革创新,以创新思维打造亮点品牌。向改革要动力,以实干换成效,努力打造更多亮点品牌、龙岗样板,不断增强高质量发展驱动力。一是擦亮城市管理名片。深化“街区制”管理模式,探索街道党工委与城市管家企业党组织结对共建、堡垒建到街区,整合政府、企业、社会“三个端”,依托“1心5部7站32街区”架构,形成高位统筹、高效指挥的扁平化管理机制;将分散服务融为一体,通过城市管家统筹城市公共空间和公共资源;探索建立美丽龙岗促进会等社会组织,深入开展全民清洁日活动。二是擦亮基层治理名片。以党建引领推进“三治”融合,推广基层治理的“龙岭模式”。总结提升“一家人”多元化联合调解做法,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运营、居民参与”矛盾纠纷化解体系,推动辖区53个花园小区全覆盖,靠前化解矛盾纠纷。深化打造千林山居基层社会治理示范点,在鸿威鸿景华庭等小区推广小区智慧平安(群众诉求)服务站建设模式,引导多元主体在小区治理中发挥积极作用。三是擦亮智慧运管名片。提升基层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完善城运中心制度机制建设,打造“一网统管”案件处置系统,运用先进信息技术实现问题快发现、快处置、快反馈,高效处置各类城市事件。开展市环卫全周期运管服平台应用开发试点,完善CIM街区场景打造,为一线管理提供智慧支撑。

  五、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奋力拓展党的建设新效能

  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一以贯之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改革创新精神在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党的建设方面率先示范,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为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地见效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一)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当作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在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上下功夫,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把“两个确立”转化为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自觉。在党群服务中心(站点)、“暖蜂驿站”设立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角,组织“学党章、强党性、做表率”大讨论,举办党支部书记“微党课”大赛,面向党员干部开展多形式、分层次、全覆盖的主题培训。持续全方位立体化宣传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组建街道理论宣讲团,推动党政机关宣讲全覆盖,采用“宣讲+故事”“宣讲+文艺”“宣讲+实践”等方式,面向群众开展喜闻乐见的宣讲活动。

  (二)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深化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工作机制,把驻街单位、两新党组织凝聚起来,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激励各类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开展社区名书记工作室示范点创建,打造1-2个区级示范点。全面推动“五星级支部”创建活动,推行楼栋党建、街区党建、行业党建,争取组建以爱尔眼科、慈海医院为龙头的民办医疗党总支,以全接触新媒体平台为龙头的传媒新业态党总支,以东江潮、双龙教育基地和国象训练基地为主的教育培训党总支。用好“一对一”挂点联系、党员干部“双报到”“三定三联”机制,深化“攻坚堡垒、实干先锋”行动。

  (三)锻造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完善干部“选育管用”全过程链条,完善“知事识人、序事辨材”干部调研体系,精准分析岗位需求,精准匹配干部供给,持续优化干部队伍结构。探索“墩苗计划”培养机制创新,强化对干部的源头培养、跟踪培养,健全初任训练、适岗培养、专业提升、创新锻造、领导力养成等5个阶段培养周期,分层分级组织开展专题培训班,组织参与挂点联系社区、土地整备、企业服务、交通安全、市容环境提升等“战训队”,推动年轻干部“转观念、拓视野、增能力”。做好日常监督、平时考核、年度考核,在工作实绩中挖掘、识别、选用干部,激发干部争先创优、比学赶超。

  (四)坚持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认真做好七届市委巡察反馈意见整改,拓展巡察整改成果。建立监督保障执行机制,探索制定街道重大事项追责问责实施办法。强化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健全重点事、重点人廉政风险防范机制,深化“一把手”监督和同级监督,探索推行部门和社区“一把手”党内谈话、居民小组“三资”提级监管、外包聘员“黑名单”管理等制度,加强企业廉情监测建设。推动与上级纪委“室组地”联合办案,开展智能办案系统应用试点,提升查办案件效能。持之以恒纠“四风”,突出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厉惩治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及其细则精神、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加强廉洁文化建设,打造“一社区一特色”,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廉洁地图、文化矩阵,持续开展廉洁教育、警示教育,凝聚廉洁共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