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龙岗区档案馆 > 红色资源

追寻红色印迹|华南抗战的“平型关大捷”——铜锣径伏击战遗址

发布时间: 2022年06月16日 来源:龙岗融媒 浏览次数:- T浏览字号:

  铜锣径伏击战遗址位于深圳市龙岗区园山街道与坪山区坪山街道碧岭社区相接的铜锣径山谷中。南有打鼓嶂,北有輋禾嶂、马鞍岭,南北山岭对峙,中间是一条峡谷,山路狭小崎岖,地势险要。

1.jpg

  铜锣径伏击战遗址。

  1942年1月下旬,白石龙会议决定成立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对部队进行统一整编,设立1个主力大队和4个地方大队。主力大队仍称第五大队,东莞地区部队仍为第三大队,宝安地区部队编为宝安大队,港九地区部队编为港九大队,惠宝边区部队编为惠阳大队。

  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成立后,加强了军事活动,展开了对日伪军的军事攻势,但以坪山为中心的惠宝边敌后抗日根据地尚未真正形成,部队活动范围也受到限制,能够控制的地区只限于梧桐山以东、葵涌以西、坪山以南至沿海一带约800平方千米的地区,回旋余地很小。同时,经过惠宝边部队前一段的斗争,人民群众的抗日觉悟提高了,淡水、龙岗、坪山一带的青年,纷纷参加抗日队伍。加上香港回来参加抗日队伍的青年工人和学生,“虎门队”和惠阳短枪队成倍地扩大了。根据白石龙会议的决定,以“虎门队”和惠阳短枪队为基础组建了惠阳大队。

  惠阳大队建立后,积极向日伪军出击。1942年4月19日,在沙鱼涌击退了乘船登陆抢掠的日军。5月上旬,袭击了日军在沙头角附近的军事哨和沙头角日军营房。第二天在沙头角至盐田中间的九径口,阻击企图报复的日军,毙敌10余人。

  1942年5月13日晚,惠阳大队主力在大队长彭沃、副大队长高健的率领下从坑梓向碧岭村进发,14日凌晨4时许,接到情报,获悉驻横岗的日军当天要到碧岭抢粮。惠阳大队决定在铜锣径伏击日军。

  铜锣径位于横岗东北约5000米,是打鼓岭北麓和輋禾嶂南麓之间的一条峡谷。北面是光山,山势陡峭,难于攀登;南面山上有茅草丛和小树林,便于隐蔽兵力。惠阳大队同日军连续战斗后,大队部率两个小队在山子吓以东、打鼓岭西麓的山林里搭草寮驻扎,进行休整和发动群众。日军驻在横岗,经常下乡抢掠,这一带人民深受其害,对日军切齿痛恨,希望游击队痛打侵略者。

  5月14日上午,驻横岗日军的炮兵部队,出动了近百人马,经铜锣径到碧岭抢夺粮食和稻草。彭沃、高健经过认真分析,决定待日军运粮负重返回时,利用铜锣径的有利地形,严密部署有限的兵力,乘其不备予以打击。下午3时许,日军抢掠后由碧岭返回,当日军全部进入伏击圈后,彭沃一声令下,机枪、步枪和大队仅有的1门掷弹筒同时开火。手榴弹在敌群中爆炸,敌人猝不及防,顿时人仰马翻,乱作一团,驮马摔掉了抢来的粮食、稻草,在峡谷中狂跑,敌人进退不得,只好躲在水沟里拼命抵抗。

  伏击战持续近1个小时,日军人马遭到重大伤亡。惠阳大队兵力有限,战场离横岗日军据点又近,为避免损失,迅速撤出了战斗。果然,惠阳大队刚撤出阵地,敌人的增援部队就从横岗赶来,疯狂地向惠阳大队阵地开炮,以图报复。战后,日军从铜锣径拖回15日军具尸体火化。此外,惠阳大队还打伤日军20多名,打死战马31匹,缴获3匹。惠阳大队的黄明、张达生、林平3位同志在战斗中英勇牺牲。

  铜锣径伏击战,是游击队在兵力火力均劣于敌人的条件下进行的。之所以能取得胜利,是因为惠阳大队指战员的同仇敌忾以及惠阳大队指挥员正确的战斗部署和作战指挥,铜锣径的险要地形使敌人的火力优势无从发挥,并且选在敌人到碧岭抢掠后疲劳返回时突然发起攻击,使敌人陷于被动挨打的窘境。

  这次战斗,虽然战果不大,没有将日军全歼,但是政治影响非常大。惠东宝和港九各地的人民群众奔走相告:“曾生游击队打败了日本仔 !”战后,惠阳大队缴获的3匹日本军马也有了用场,惠阳大队把根据张文彬同志指示写给余汉谋的公开信和3匹马交由国民党的乡长送到淡水,转到国民党“惠淡守备区”指挥部。惠阳大队政治委员谭天度还让人在马背上写上了“曾生游击队缴获的战马”几个字。游击区和国统区的群众争相观看,拍手叫好。此战不但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还大大鼓舞了抗日游击总队和抗日根据地群众,为巩固和发展惠宝边敌后游击根据地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华南抗战最为艰苦的年代和转折关头,取得铜锣径伏击战的胜利,在政治上具有重大影响,提高了在艰苦岁月中坚持抗战的将士们的士气,坚定了人民群众必胜的信心。所以东纵老战士回忆说,铜锣径伏击战的胜利,是华南抗战的“平型关大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