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2023年“全国科普日”自然资源部主场活动在中国地质博物馆启动。中国自然资源科普工作办公室联合中国地质博物馆、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六地质大队等单位推出“展览+讲座”线上直播,让公众“走近”自然资源,共同营造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浓厚氛围。
此次活动以“聚焦自然资源服务自立自强”为主题展开,分为云游《神奇元素在哪里》科普展览和“自然资源专家谈”科普讲座两个部分。活动特邀三位科普专家主讲。“元素是什么,它们从哪里来?元素藏在哪里,它们如何被发现并使用?”中国地质博物馆高级工程师、策展人卞跃跃带领大家走进中国地质博物馆《神奇元素在哪里》展览,一起寻找神奇元素的身影。“地球上化学元素是哪来的?为什么铁多金少?为什么会有镉大米?地球上碳循环与气候变化有关系吗?”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研究员王学求就化学元素与矿产资源、化学元素与生产生活关系进行科普,激发青少年的求知欲、好奇心与想象力。“矿产资源开发在社会发展进程中有什么重要意义?我国实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重大意义是什么?国务院授予的全国唯一的‘功勋卓著无私奉献的英雄地质队’称号的山东地矿六队在地质找矿中有哪些故事?”山东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原副总工程师王永国向大家介绍了战略性矿产资源的重要性和开展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重要意义,培养青少年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对自然资源的热爱。
据了解,2023年“全国科普日”活动于9月17日至23日在全国各地集中开展,主题为“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助力科技自立自强”。“全国科普日”期间,自然资源系统将广泛围绕自然资源科技等热点话题,聚焦重点人群开展系列科普活动,带动各地掀起科普活动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