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在龙岗街道某社区工作的陈先生,虽然身体丧失了部分机能,但他每天开着政府免费配送的残疾人专用摩托车高高兴兴上班。这只是龙岗区全力为残疾人排忧解难的一个缩影。目前为止,龙岗区共设立了104家社区健康服务站,为有需要的残疾人提供上门康复服务。社区康复网络给龙岗区残疾人带来了越来越多的便利与实惠。
“十五”期间和“十一五”开局之年,龙岗区委、区政府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创建“广东省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为契机,以社区为依托,以保障残疾人权益、促进残疾人康复、引导残疾人就业、参与社会生活为重点,全面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部门通力协作,社会广泛参与、社区资源共享、整体协调运作、全方位推进发展的工作格局,基本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这个困难的群体,生存、发展状况不断得到改善,残疾人士沐浴在和煦的阳光下,他们尽情地享受着文明与进步。
领导高度重视, 强化政府主导,将创建工作纳入大局
近年来,龙岗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将残疾人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统筹安排,同步实施,协调发展。2006年5月,龙岗区委、区政府作出重大决策:高标准创建广东省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一年多来,区委、区政府加强领导、加强管理、加大投入,围绕创建康复示范区,全员动员,形成强有力的领导保证,由区残联、民政局、卫生局牵头,相关部门积极主动参与、相互配合、层层分解、各负其责,确保创建各项指标体系任务的完成,从根本上改善辖区残疾人的身体条件和生活状况,发展残疾人康复事业,努力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
在具体创建工作中,龙岗区一是把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纳入了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列入了“十一五”发展规划、社区建设规划和区域卫生规划,并以关注民生、关注弱势群体和为民办实事的形式列入年度工作计划,解决了广大残疾人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二是区政府成立了残疾人工作委员会和省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分别由分管残联工作的区委副书记、副区长担任组长,成员由区民政、卫生、财政、区残联等10多个部门和各街道办分管领导组成;制定了《龙岗区创建省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工作方案》;印发了《龙岗区创建省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工作任务分解表》,对创建工作的指导思想、任务目标、工作步骤提出了具体要求,对参与创建工作的区残联、区民政局、卫生局、财政局、各街道办、社区居委会的工作任务和职责作了进一步明确。
三是区委、区政府专门召开了“创建省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工作动员会,各街道、社区也召开了相应动员大会,各部门还签订了工作责任书,利用各种媒体对创建工作进行了广泛宣传和报道,发放宣传资料十多万份,向每位残疾人及亲友发出了《致残疾人朋友的一封信》,动员全社会和每位残疾人朋友参与创建工作的每一个过程。
四是在创建工作过程中,区委、区政府和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先后召开了多次创建工作形势分析会,研究、分析和解决创建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10月16日还在坪地街道办召开了全区创建工作现场会,总结成绩,查找问题,部署下一步创建工作。
另一方面,社会各界也对创建工作给予关心支持,欧姆龙、比亚迪等87家企业出资出力捐赠康复器材,帮扶困难残疾人,全区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健全体系,严格落实标准,夯实创建工作基础
创建工作是一项系统的庞大工程,为保障经费的投入,龙岗区把康复事业经费列入了财政预算。一年多来,区财政投入经费3000多万元,用于建设残疾人康复活动的硬件设施和保障残疾人的康复需求,投入经费总量是前10年的总和。
为了确保残疾人康复工作落到实处,龙岗区民政局、卫生局、发展计划局、财政局、教育局、公安分局、残联等七个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区残疾人康复工作的意见》(深龙卫[2005]26号),提出了残疾人康复工作的总体目标,基本原则和主要措施,对残疾人康复提供特殊保障:一是对残疾儿童施行手术、装配特殊用品用具给予减免费用;二是为白内障患者减免手术费用;三是为贫困精神病人提供免费用药,免费住院治疗;四是对肢残人装配普及型假肢和矫形器的费用予以减免;对常用辅助器具给予减免费配送;五是对残疾人到专门机构进行康复训练和生活技能训练,给予费用补助;六是对到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就诊的残疾人,免挂号费、减免治疗费和药费;七是对重度残疾人、享有最低生活保障的残疾人、家庭经济困难无法支付康复费用的残疾人,按照《深圳市残疾人特殊困难救济补助办法》申请医疗康复费补助和临时困难补助。
目前,全区13个街道全部建立了综合(职业)康复服务中心,104个社区建起了社区康复服务站。位于大运中心旁、环境优美、占地1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8000多平方米的区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正打造成全区残疾人康复服务的乐园。龙岗中心医院、13个街道医院建起了康复中心,全区123个社康中心建起了康复站,这些康复机构星罗棋布分布在龙岗,组成了一张完善的康复网,各级康复服务机构统一配备了种类齐全的康复治疗、评估和训练设备,并配备专人管理和服务。龙岗区从残疾人基本康复的需求出发,在区属医院形成技术指导网络,在街道、社区重点开展了社会化、个性化、综合性、开放式、家庭化为特点的康复工作,着力构建区、街道、社区三级服务互联互通、保障有力的残疾人康复工作格局。如今,全区残疾人在家门口便可享受到便捷的康复和治疗服务。
拓展外延,整合社会资源,强化社区康复服务功能
龙岗区积极发挥社会资源丰富的优势,形成创建合力,共同探索一条“资源共享、相互联动、共同发展”的社区康复示范区创建的新路子,通过完善协调机制,有效整合社会资源,不断增强社区康复的整体服务功能。
真挚的关爱,真实的了解,真诚的服务。为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一年多来,龙岗区政府为全体在册的6000多名残疾人免费体检,上门为600多名残疾人做了残疾等级鉴定;为216名白内障患者进行了手术,使他们重见光明;为480名残疾人发放了康复辅助用品用具;为22名脑瘫儿童进行了康复治疗;对1189名精神病人实施了全面监护;开展了听力语言训练,盲人定向行走,智残康复训练,肢残康复训练。
“康复工程”的全面实施,使相当一部分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生活状况明显改善,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明显增强。如今,在开展残疾人康复工作中,龙岗区已经形成了以政府主导,部门通力协作,社会广泛参与,社区资源共享,整体协调运作,捆绑推进发展的格局。一个适合残疾人的良好的康复、生活、工作环境正在逐步形成。
在创建工作中,龙岗区变“输血”为“造血”,制定了残疾人扶助服务计划。从子女入学教育,康复手术治疗,困难生活补贴,到培训就业,保险养老,法律维权,实施了一系列优惠措施,开展全方位多领域的扶助。一年多来,全区用于解决贫困残疾人康复和生活救助经费达800多万元。
龙岗区还十分重视基层管理人员和康复工作技术人员的培训,去年以来。由龙岗区残联牵头,举办了三期有384人(次)参加的全区社区残疾人康复员协管员培训班。组织学习了《残疾人康复工作方针政策、工作原则和内容》等残疾人康复工作业务知识。通过学习,使社区康复协管员掌握了残疾人康复知识,为开展残疾人康复工作打下了基础。
真情帮扶,精心服务,残疾人素质和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全区广大残疾人走出家门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就业创业。如今全区有257名残疾人实现了就业和自主创业。昔日的弱势群体正自强自立起来。
在最近组织的康复需求筛查中,经过筛查评估,全区共有5900人具有各种康复服务需求,筛出率达93%,对其中5611人制定了康复训练方案,康复服务覆盖率达95.1%。事后对康复服务进行调查,发放2890份康复服务满意调查表,收回2824份,满意人数为2777人,满意率为98.34%……
透过数字看龙岗区残疾人事业
1、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龙岗区有残疾人1.4万人,现纳入管理与服务的残疾人总数6344人,已全部建立服务档案,其中视力残疾1528人,占24.1%;听力残疾1528人,占25.5%;言语残疾153人,占2.4%;肢体残疾2121人,占33.4%;智力残疾454人,占7.1%;精神残疾473人,占7.5%;有康复需求人数5900人,康复需求筛出率93%,康复服务总人数5611人,覆盖率95.1%。
2、龙岗区13个街道建立了残疾人综合(职业)康复服务中心;147个社区整合成104个残协和残疾人服务站。112个医院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均建立康复站。
3、龙岗区共投入3000多万元用于康复机构建设、人员培训等工作,2006年,2007年区财政还安排康复经费达85万和300万元,人均康复经费达2.4元和8.57元,增长了2.5倍。
4、龙岗区建立了一支为残疾人提供全面服务的残疾人工作队伍,共691人,残疾人六类康复技术指导中心24人,街道残疾人26人,街道残疾人综合康复服务中心52人,社区工作人员225人协管员350人。最近,区编委批准各街道录用52名专业人员,在原有25个社区落实了残疾人专干的基础上,增配122名社区残疾人专干,达到每个社区配备一名残疾专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