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
顶部
当前位置: 首页 > 龙岗区坂田街道办事处 > 坂田动态 > 专题工作 > 平安坂田

平安宣传之9类主要电信网络诈骗手段及防范技巧

发布时间: 2016年03月07日 来源: 浏览次数:- T浏览字号:

  电信网络诈骗,是一个泛称,包括了通过电信网、互联网远程与被骗人联系,并进行实施诈骗的过程。这里电信网、互联网是联络工具,并不是诈骗的全部。与现场实施的诈骗相比,电信网络诈骗,突破了时间、空间限制,更具有隐蔽性。公安部门总结出9类主要电信网络诈骗手段,提醒市民防范。

  1、冒充公检法诈骗

  作案手段:冒充公安局、检察院、法院等司法机关工作人员,拨打受害人电话,以涉嫌犯罪为由,要求受害人将资金转入所谓的“安全账户”或在网上进行审查。

  防范技巧:公检法办案时,会通知当事人到相关执法场所,出示证件、办理手续。凡是不见面、不出具法律文书而要求转账汇款的,一律拒绝。

  2、冒充领导、熟人诈骗

  作案手段:犯罪分子冒充上级领导打电话、发微信等方式,以提拔、借钱、推销书籍等为由,要求将资金转入或存入指定账户。

  防范技巧:接到此类电话,应立即拨打相关人电话,或向其本人当面核实。

  3、机票“退款”诈骗

  作案手段:犯罪分子冒充航空公司客服人员以“航班取消、提供退票”为由,诱骗购票人员多次进行汇款操作,实施连环诈骗。

  防范技巧:接到此类电话,请先拨打相关航空公司公布的官方客服电话进行咨询、核实。

  4、网络购物诈骗

  作案手段:一是犯罪分子通过互联网、微信、短信等方式,发布二手车、二手电脑、“海关没收物”等等各类物品虚假转让信息,一旦受害人与其联系,即以“缴纳定金”、“缴纳手续费”等方式诱骗受害人“先款后货”;二是犯罪分析开设虚假购物网站或网店,一旦下单购物,便称系统故障、订单出现问题等借口,发送虚假激活网址,受害人填写银行卡号、密码后,便将银行卡内资金转走。

  防范技巧:保持警惕,不要被低价诱惑,“先款后货”的交易行为存有重大隐患。尽量登陆有知名度、信用度和安全保障的网站购物,认真核对网址,购物中不要点击通过网站专用聊天工具以外的方式(含QQ、微信等)发来的链接。

  5、兼职诈骗

  作案手段:犯罪分子网上发布虚假招聘兼职信息,以交纳“体检费”、“用工费”、“佣金”等方式,诱骗受害人汇款转账。

  防范技巧:寻找兼职工作时,最好对用人单位进行现场考察。

  6、积分兑换诈骗

  作案手段:犯罪分子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谎称通讯公司、商场、银行网站等开展“积分兑换”活动,随后提供一个网址,要求受害人在网站中输入银行卡号、密码等信息,随后该银行账户内的资金即被转走。

  防范技巧:任何情况下,都不要轻易输入银行卡号和密码;同时,要向商场、银行、通讯公司等部门进行核实。

  7、网络盗刷银行卡诈骗

  作案手段:犯罪分子通过不法手段购买受害人个人信息。然后以复制银行卡的方式,进行盗刷。

  防范技巧:妥善保管个人信息,不要随意泄露。

  8、盗用QQ诈骗

  作案手段:犯罪分子盗用受害人QQ,然后冒充受害人,要求其QQ好友向其转账汇款。

  防范技巧:接到此类信息,请当面核实。

  9、冒充银行客服诈骗

  作案手段:犯罪分子手机群发“刷卡消费记录”、“信用卡透支”、“银行卡到期更换”等信息,并声称若有疑问建议咨询所谓“银联中心”客服电话。当事人一旦与之联系,对方会设计“连环套”,让受害人将钱汇入某账号。

  防范技巧:接到此类电话,请向银行官方客服电话进行核实。凡是要求通过ATM柜员机进行所谓“远端安全措施”、“修改词条”等项目的,即可认定是诈骗行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