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对于家人是有一些愧疚的,多亏了他们的理解和支持,我才能放心地投身工作。”宝龙街道社区网格管理中心主任潘奇怎么也没想到,今年他会有4个月时间没能踏进自家的大门。从大年初二至今,面对抗击疫情这张考卷,他在困难前砥砺责任担当,在奋斗中坚守初心使命,交出了高分答卷。
在同乐高速路口金钱坳检查点,潘奇为值守人员作培训。
高效完成高速路口防疫检查点布置
1月26日,龙岗区启动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方案,并在全区设置多个交通路口防疫检查点。作为同乐高速路口金钱坳防疫检查点的总指挥,潘奇第一时间停止休假,告别了还在休产假的妻子和两个可爱的孩子,义无反顾地奔赴抗疫最前线。
“我是下午3点接到通知的,要求晚上12点布置完毕,确保检查点正常开展工作。”潘奇告诉记者。他之前并没有处理类似事件的经验,如何迅速在9个小时之内将所有物资、人员、后勤安排到位,成了他面前的一大难题。片刻慌乱过后,他开始冷静下来,理清思路,在头脑中快速思考着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我首先想到了在武汉的同学。那段时间浏览朋友圈,看到有同学分享了参加疫情防控工作的心得体会,就想着打电话讨教经验。”这一通电话给了潘奇不小的信心。在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里,他打出了将近上百通电话,积极联系交警、水务、社康等各部门,多方协调购买防疫物资。当时正值春节期间,工厂尚未复工,即使找到了物资,也面临着没有足够的人手搬运等情况。“没办法,有时只能自己上。”潘奇笑了笑说。
身为辖区疫情联防联控工作的负责人之一,潘奇既要考虑400多名高速路口值守人员的一日三餐、交接班安排、各个小组的统筹,还要负责辖区所有防疫卡口物资的发放、疑似病例的转运和后续跟进等。
“那段时间是真的忙,每天都有数不清的事情需要自己处理。”如何保障?潘奇说,唯早唯勤。“早”,既指他起得“早”,每天早上五六点就来到检查点,查看现场交通情况,做好一天的工作准备;还要谋划“早”,潘奇和同事一起总结现实工作中需完善的地方,提前研究制定了各项方案,确保卡口防疫工作有条不紊。
卡口指挥工作繁杂琐碎、千头万绪,卫生落实情况如何、测温数据的上报准不准确、值守人员生活保障等,要做好、做实,唯有“勤”方可解决。为此,潘奇一天十五六个小时坚守在卡口,即使深夜下班了,也只是回到街道办稍作休息。“我家离检查点有一个多小时的车程。作为负责人,我放心不下,就怕夜里有什么突然情况,再从家里赶来就不够及时了。”
人情味为健康驿站拉起一道温暖防线
今年3月之后,国内的疫情防控逐渐稳定了下来,然而境外输入病例却日益增多。因前期工作表现突出,潘奇又被任命为辖区健康驿站管理的负责人(任期到5月),接受另一次大考。
针对境外和高风险地区回深人员,宝龙街道根据上级部署,先后设置了5个健康驿站,安排他们入驻隔离。“出于对疫情的恐惧,听说要被改造成驿站,酒店工作人员都不愿意前来上班。”潘奇和区、街道抽调干部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一边做好酒店日常管理和服务工作,一边迅速落实各项防疫措施,组织力量24小时值守,为隔离人员提供无微不至的关怀。
潘奇(戴绿色口罩者)部署健康驿站防疫工作。
严防严控的背后,人情味儿一点也不少。每一位入住人员都会收到一份爱心礼包,不仅有感谢信、口罩、水银测温计、消毒液、水果,还有一份精美的防疫手册。“我们针对不同人群,开展个性化的服务内容。比如说有老人入住时,会向他们赠送一箱牛奶。小孩入住时,会给他们一些玩具和绘本,让他们的隔离生活不那么无聊。”
乐观心态是防控疫情的“精神疫苗”,考虑到入住驿站的隔离人员可能存在着恐慌、烦躁、不安等情绪,潘奇第一时间在各健康驿站建立“体温监控温馨交流”微信群,并安排专业心理辅导师为他们提供心理辅导,普及疫情及心理防护知识,坚定大家抗疫的自信心。一些隔离人员半夜三更打来电话,诉说自己的困惑和烦恼,即使睡意沉沉,潘奇丝毫没有烦躁的情绪,耐心开导劝解,努力打消他们的顾虑和恐慌。“有次一位小姑娘凌晨两三点打来电话,哭诉说男朋友知道了她被隔离,要和她分手。我就陪着她聊了两三个小时,最后总算把她给说通了。”
“辛苦了,你们是最美的逆行者……”一位解除医学观察的小朋友走出健康驿站时,双手送上感谢信。充满人情味的服务,让隔离人员和医护团队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潘奇说,看到大家带着满意的笑容离开驿站,看到辖区疫情防控形势向好,就是对他这半年辛勤工作最好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