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
顶部
当前位置: 首页 > 龙岗区布吉街道办事处 > 信息公开 > 重点领域 > 大芬美术馆 > 工作动态

品读 | 余巧玲:大芬油画村

发布时间: 2020-01-07 来源:布吉街道 浏览次数:- T浏览字号:

  大芬油画村是什么样的村呢?村与乡土相连,埋藏着深深的根系。油画村是否也有根系?在深圳,在那样的闹市。

  深圳龙岗的大芬油画村,原本是一个并不起眼的客家人聚居村落,核心区域面积0.4平方公里,原住居民300多人。1989年,一香港画商来到大芬,租用民房招募学生和画工进行油画的创作、临摹、收集和批量转销。画家租住,渐渐愈多,像开成片的油菜花,因为多,而美。这里,也愈加热闹,成了这座城的风景。

  到油画村已是下午,阳光炽热,人依然多。买画,亦或只是来看看,像我们。

  文和我走进一条室内长街,两边是画铺,绚丽的颜色铺天盖地。油画、国画、绣品……读一幅画,看那些色彩怎样将心情铺展。这里的画大多应景,用来做室内装饰最是适合。有春柳、夏荷、秋枫、冬雪那样美。还有人和动物,姿态各异,活灵活现。有些画室只售同一风格画,显然出自店主之手,有些风格齐全,应有代售他人作品。一家家看,店主并不急于招呼,上网,或画画,一笔,一笔,描着时光。

  这里有《向日葵》,有《蒙娜丽莎的微笑》,或者,还有更多的名画,只是,我不懂。静静行走画间,看画上的风景或人,恬静的画面,需要安静的心灵去表述,在这样的一座城,发展、经济是主旋律,心像飞舞的尘,渴望落定的时光。

  许多油画更宜远观,近看就是颜色的堆砌,是什么呢?甚至眩晕,隔着距离看出画面的美,一棵开花的树,亦或满是青藤的老屋,颜色铺满整个画面……国画宜近观,寥寥数笔,便是山水,花鸟……画面大多留白,宜天空,宜水面,留下空间想像,最美。

  看画,想起女儿。女儿左撇子,幼时,吃力地用右手学写字,高中学美术成为艺术生。担心线条经她的手会弯曲,担心画成四不像。某天,站在她的身后,看她一笔又一笔临摹素描,斜斜地握笔,打型。灯光落在她的身上,明亮而温暖。我喜欢女儿的色彩画,大块大块的亮色,还有玻璃的高光,让人愉悦。看她的画,看那样亮丽的色彩,知道她单纯开朗。和她一起,走过她的高中三年,感谢那样的时光,看她的成长,让我知道,时间都去哪了。画画应该成为女儿生命中的烙印吧,即使不成名成家,喜欢也是好的。一如我喜欢写作,让心灵有了归宿和家园。

  出了这条街,外面还是画铺,一家家的画,迎合着大众的审美意趣。只是,某个转角会有惊喜,比如,街边的雕塑——色泽红艳的演奏家,或是一只金色的有艺术美感的手……偶或,一树青藤垂落,从某个木制的窗棂间。甚至,锈蚀的铁架,安放在某个屋顶,彰显活力和现代。会在街角偶遇酒吧,超现代画装饰的墙面,走进,音乐轻轻流淌,午后的光被隔在屋外,木制的桌椅,安放于墙角的农具,时尚和古朴共存。会有画家或游人来喝上一杯,还有,像我们一样,只为走进一份闲适的心情。

  大芬美术馆就在油画村里,小幅油画展在展出。写实画逼真到如照片,抽象画如厚薄不均被打翻的颜料。看画的人不少,静静的人群,像缓缓的时光移动。这里,没有喧哗,每一幅画,需要眼睛,更需要心去解读。

  看完画展,准备回程。村口有棵大树,树下是绕树而砌的石凳。坐在树下,咖啡馆隔路而望,粉红的墙面,白色的栅栏,窗台有鲜花盛开,童话般。就像,这里该是这座城市的童话吧。这样高速发展的城,还有艺术,还有可以慢慢描画的时光,让我爱和爱我的人一起走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