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3月,跟随着梅雨和转暖天气,又到了野生蘑菇大量生长和中毒高发季节,我市近日已发生今年首宗误食野蘑菇中毒事件。为预防和减少发生野蘑菇中毒事件,维护健康与生命安全,龙岗区食药安办、深圳市市场和质量监管委龙岗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醒:
(一)有食用野蘑菇习惯的消费者,不要轻信民间或网传的一些没有科学依据、并不靠谱的毒蘑菇鉴别方法,预防毒蘑菇中毒最有效的办法是不要轻易采食野生蘑菇或来源不明的蘑菇,千万不能迷信以往的“经验”,以免发生意外,危害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安全。
(二)各街道要及时做好预警工作,加大毒蘑菇中毒防控力度,采取各种形式开展防范毒蘑菇中毒的宣传教育活动;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要加强对经营蘑菇的餐饮单位和市场的监督巡查,落实经营单位的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依法处罚违法经营者。
★毒蘑菇识别的误区:
网上流传不少识别毒蘑菇的方法,如“颜色鲜艳、外观好看的蘑菇有毒”,“不生蛆、不长虫、味苦、腥臭的有毒”,“与银器、大蒜、米饭一起炒或煮后变黑色的有毒”,“菌盖上有疣、柄上有环的有毒”等等,实际上有些毒蘑菇和无毒菇的外观并没有明显的特征区别,且至今还无快速可靠的毒蘑菇鉴别方法。仅凭“经验”和肉眼观察判别复杂多样的蘑菇是否有毒是造成是否误食中毒的主要原因。
龙岗区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
2015年3月23日